明杰擦干了眼,照直进了正房。仲相把明杰叫过来问道:"明杰,你大嫂子咋样了?"明杰犹豫着说:"嫂子还不到时辰呢,俺大姑说兴许今夜里才生呢。"仲林沉沉长出了口气,不由转忧为喜。
仲相说:"爹,您老人家放心,虚惊了一场。淑云这孩子面和心善,自有老天保佑。"老太爷脸上慢慢有了喜色,说:"明仁有了接班人,我就闭眼了。咱们老董家历来不缺男丁,香火旺。不要逼着孩子,添男添女,是个定数儿。"
太爷的脸上有了喜色,仲森忙说:"爹,今儿趁着您老人家高兴,又是个吉庆日子,大哥二哥都在这里,我心里一直搁着一桩心事。跟前没个男孩子,心里总也不踏实。"
仲相知道仲森想说啥,大哥心里不熨帖,他怕让大哥为难,插言道:"老三,你这话见外了,家里的男孩子,都是咱董家的子孙,真到了那一天,哪一个不是嫡亲的孝子?"董仲林瞪了仲森一眼,你可真会挑时辰!太爷说:"仲森,你有啥话就照直说,爹不糊涂。"
老太爷开了口,仲森干脆把话挑明了,说:"爹,我想把明礼过继到我名下,不是信不过孩子们,孩子在跟前使唤着便宜。"太爷看着仲林,仲林说:"爹,我等您老的话呢。"老太爷说:"仲森想的也算周全,过继谁得问问孩子们,孩子们顺心遂愿才行。"
仲林说:"还是爹想得周到。我的意思还是明智吧,明礼过了年该提亲事了,讲究的人家,听说是螟蛉子,人家不定同意呢。"仲森听大哥一说,大哥原是怕耽误了孩子们的亲事儿,想想也有道理,明智就明智吧,反正大哥也拉扯了那么多年。
仲相说:"大哥说的是,前几年给明和提的那儿门亲事,家里有宅子有地,家境好,也是书香人家,两下里也算相当,后来一打听,闺女是二房生的,我没同意。咱不是讲究的人家,好说不好听。"
仲森说:"保人我找好了,差一份过继文书,今儿是爹的好日子,不如好事做到底,一总儿把这件事一块办了,将来也留个念想。"仲森说完,出去找人立过单,仲林心里一时七上八下,淑云还在鬼门关,他一句话把明智过继出去了,明智会不会埋怨他?家里不富裕,几个孩子还养得起。
太阳还没冒红,董家上下忙成一片。大门外边突然一阵马嘶,接着人声纷乱,明杰跑出去看热闹,一会儿,明杰回来报喜说:"爷爷,俺大哥回来了。大嫂子和水灵也回来了。"
话音未落,明和带着家眷进了门儿。明和穿着一件朝鲜进口的猞猁皮大衣,袄领子上的毫毛一寸多长,后面跟着明和媳妇雅珍,也是一身洋服,媳妇的手里牵着半大闺女,俊得像是画上的人物。明和身后进来一大队人马,抬着食盒,扛着给太爷做的寿匾。
明和进了大门,直接进了太爷的正屋,撩开衣摆和媳妇一起跪了下去,磕完了头依次给仲林仲相请了大安。明和带来的人马,把斗大的"寿"字摆在桌上。明和在没见明仁两口子,问:"大爷,大哥不在家?嫂子咋没过来?"
明和比明仁小两岁,哥俩一块长起来,兄弟情谊深长。仲林说:"你大哥赶三番集去了,不定啥回来呢。"明和说:"雅珍,等一会嫂子过来,你和大嫂子比比,大嫂子穿戴起来,才算个人物呢。"
雅珍头一次回婆家,明和说嫂子漂亮,她给嫂子准备了一套衣裳,一进门儿,没见嫂子的面儿,想问又不好问,她倒要看看那个鲜亮的人物。明和坐了一会,三婶子在天井里向他招手,拉着妻女出来给三婶子请安,三婶把明和叫到一边,人未说话泪先下来了。
明华娘说:"明和,你娘在你大娘那边呢。不得了了,你大嫂子难产,眼看命没了,你大哥不在家,一家人没了主张。你快想个法儿,但凡迟一步,兴许见不到你大嫂子了。"明和把媳妇叫过来说:"大嫂身上不好,我回三番一趟。"明和说完,打马飞奔而去。
年跟前粮食行市不太平稳。明仁和三官赶着大车进了粮食市,天未露明,三番集上人影稀少,两人都觉得肚子饿,跟前有一家面食店,两人轮换看着车辆,在店里叫了一碗面汤,一碟咸菜,泡着饼子吃了,身上有了些温热。吃完饭,粮食行人多了起来,一路一路的大车,车上垛满了谷子。
明仁望着看不到头的行市,不见有人来问价钱,年跟前等钱用,大伙儿急等着换现,卖得多,买得少,心里不免发起急来。倒不是担心价钱,这一车谷子和淑云比起来,实在算不上啥,他担心淑云,淑云不知咋样儿了?只要有人还个价钱,他一准松了口,把谷子粜出去,到店里给水英扯几尺洋布,给爷爷买个大寿糕,半晌前就回家了。等了半天,不见有人来,心里不免慌乱起来。
明仁说:"三官,今儿行市不好,年跟前都等钱用,咋不见有人籴谷子?"三官说:"这才啥时辰,籴谷子的是些远路客,兴许在路上呢。"明仁不说话了,耐心等吧。三官想起一桩事来,往明仁跟前凑了凑,捻了一根烟,说:"明仁,嫦娥今年多大年纪了?"明仁疑惑地说:"过了年十八,正月里生日,整生日整年纪。三官,你问这个干啥?"
三官说:"有人托我问问,人家看上嫦娥了。不知家里老人啥意思?"明仁随口说:"嫦娥还小,家里就嫦娥一个老妹妹,还是让她多在家里呆几年吧。"三官说:"话是这么说。要是有好主,定下来家里清静,女孩子终归是人家的人。"明仁问:"不知说得是谁家?董家女孩子稀罕,远了不行。"
三官听着明仁话里有活络意思,忙说:"不远,八里堡。上八里的魏家,说起来和我这边供着一个祖宗,不抵实的我不敢给嫦娥提。"明仁皱着眉头想了一阵,脑子里约略有些印象,上八里魏家是大户,满门忠厚,到底不如小家小业的实靠。明仁只好说:"这话儿先搁搁,哪有心绪说这个,嫦娥还小,年关又这么近。"
三官说:"我随便问问。老大魏子祥你知道,三番的买卖大着呢,说的是他家二爷的大小子,过了年虚岁二十,说起来倒是般配。"明仁有些心动,他早想给嫦娥寻一门好亲事儿,好好把妹妹打发出门。明仁说:"回去问问老人,有意思呢,我给你个回话。"三官说:"就这样吧。"
市面上人影晃动,明仁赶紧起身,刚走出几步,三官把他拖住了。三官说:"明仁,有你这么粜谷子的?上杆子说话,人家能给你好价钱?"明仁心烦,说:"卖主比买主多,价钱好不了哪去。早点儿回去,太爷的生日,我这长房孙子不在跟前,终究不是个事儿。"
过来两个买主,手伸到粮袋里,抓了一把谷子,在手里捻了捻,吹掉谷糠,现出金黄的米粒儿。明仁说:"今年的新谷,家里急等着钱用,您看多饱满啊,今年年成好,肥水又足,庄稼没难为着。"
客人问道:"掌柜的,啥价钱?"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明仁心里有了数儿,说:"您是实在人,您给个价钱吧。"客人伸手在明仁的袖筒里抓摸了一阵,买卖成交了。三官不知啥价,拉着明仁的手,明仁伸出三个手指,三官咧了咧嘴没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