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们说话的时候,嫦娥进了二嫂的院子,二嫂在屋里呜呜咽咽,泣不成声,不免落下泪来。 进了房,二嫂伏在床上,大恸不已,哪儿还有心思收拾行装?嫦娥解劝道:“二嫂,少哭几声,你赶紧儿拾掇拾掇,一会儿上路了。”
巧姐哭着说:“妹妹,你不知道,爹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你二哥上次回去,让他老人家搬过来住,他怕拖累我们,怕影响你二哥工作,说啥也不肯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一个人住在学校里,病病歪歪,多么冷清啊。”
嫦娥幽幽地看着二嫂,说:“二哥记着老人家的好处呢。你打起精神来吧,你这样儿,二哥心里不定多难受。咱们女人家,横竖张开嘴哭两声,他一个男人,光张着嘴说不出一句话。爹娘没有跟一辈子的,谁家的爹娘,没有老的哪一天?爹娘老了走了,咱们还能不活了?你和二哥没在老人跟前尽孝,也算遂了老人的心愿。老人家天上有知,看着你和二哥恩恩爱爱为党工作,不定多高兴呢。”
巧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嫦娥的一番话儿,句句在理,不由压住心里的悲痛,开了衣柜,拿出几件素净的衣裳来,嫦娥帮着二嫂拾掇了一番。
小李喘吁吁抱进一个包袱,按嫦娥的安排,该买的都买清楚了。嫦娥不放心,打开包袱看了看。一身素面的夹竹袍子,一件儿大朵儿绣着寿字的对襟马褂,一条半尺宽绘着江水牙子的扎袍,一顶八扇八面的青帽垫子,一双绣着祥云蝙蝠的虎头鞋。巧姐看着嫦娥抚摸着老衣,一时说不出话来。
老人家的冥衣冥袜,她又不懂,从小哪儿见过这些东西?攥着妹妹的手,说:“妹妹,难得你想得这么周全,你不在跟前,我真不知该咋办?我记得家里的箱子里,有几身备下的衣物,这么些年了,也不知能不能用?”
嫦娥攥着巧姐的手说:“我也不懂这个。以前看着老人们做这做那的,心里腻歪得慌,也记不真切,大嫂子在跟前,打发老人家熨熨帖帖的上路多好,偏巧她不在跟前。你不用慌张,我陪你回去,横竖儿我在你身边呢。”
一会儿,明义含着泪过来,巧姐悲痛欲绝,一时找不到话安慰她。嫦娥问:“二哥,你一块儿回去吧,不管工作多么忙,你是嫂子的主心骨,你不好说话,我找车书记说去。”明义叹着气说:“回去,可我也不能呆久了。丧事上我也不懂,一时定不下心绪来。”
嫦娥说:“有老冯呢。寿坟棺椁是现成的,老衣也齐备了,我也不在行,横竖见过几遭儿。大哥不在跟前,嫂子的身子,又不能见丧事儿,到了眼前,别想着指望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俗话说,隔山如隔礼,十里不通气。三道铺那边的风俗我们也不懂,入乡随俗,让老冯看着铺排吧。”
听见外面汽车响,明和进来了,看着巧姐和明义手脚无措的样子,安慰地说:“巧姐,节哀顺变,老人家也算是福寿两齐了。俗话说,西方路上无老少。活到这个年纪有几人?咱爷爷跟前多少人伺候着,还没过去孟子年呢,老人家寿终正寝,不算大福大贵,也是功德圆满。”
车耀先也过来了,念劝了巧姐几句,把写好的碑文交给巧姐,巧姐看了一遍,一个谢字没说出来,给车耀先深深鞠了一躬,又是一阵儿哭,时间不早,明和招呼着巧姐嫦娥上车。车子是陈雅敬的,暂且借了来使唤两天。明和一块挤上了车,巧姐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