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一多,日子就显得快了 陈牛儿除了照顾地,就是照顾牛驴羊,这牛驴羊也像赶上趟似的,今天这个打栏,明天那个打槽,后天这边又生小驴或者小羊。地里的庄稼也是一茬一茬地,种了收,收了种。再就是他穿梭来往于县城和大营的集市上,卖粮卖菜,然后在买回来一些手使的东西和吃的用的油盐酱醋等物品。同时买回来一些门窗等建筑材料。及至后来,他一有时间就在河坡里和泥脱坯——他在实施一个庞大的计划。不长时间,摆渡口两岸的河坡上就有了一摞一摞的土坯。他将那些芦苇编成苇笆和苇箔,准备来年搭建屋子用。并且拣出一些好的来编了大大小小的十几个帘子,以备夏天的门窗上使用……
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陈牛儿的日子大变了样子。
大河两岸的摆渡口上,摆渡两岸上的两间小屋都变成了各两间的大屋子,并且有门有窗有锁钥。河里的水虽然没有回复到五年前的情景,但是,却也不断水流了。来回过河必须经过摆渡船。
屋前面分别是几垛玉米棒子槌和红高粱头垛。一群羊和三头牛自由自在地在地坡上吃草。两头毛驴在大堤上撒欢。大河两岸的外侧,一片片柳树已经成荫。朝北看——窝棚不见了,代之以两间有门有窗的屋子和两间牛棚。屋子正前面还有一间敞篷式大屋子,里面堆满了麻袋和布袋。敞篷的南面是十几垛玉米槌和红高粱头垛一溜排开……
自打去年,陈牛儿早已经将王老汉接到了大堤上,让他与自己住在一起。因为去年以来,王大爷的身体多有不适,一到冬天简直就不能下地挪动了。于是陈牛儿干脆与他住在一起,为的是便于照顾。
开始那王老汉说啥也不肯,又犯了当初的牛脾气。当初为了躲避洪水,大家劝他一起离开小花园村的时候,王老汉就是说啥也不走,他宁愿死在他的母亲的坟前。这次,是陈牛儿像抓住一头猪一样地将王老汉抱在了地排车上,用小驴车将他拉到了河堤上来的。
然而,到了河堤上,王老汉还是要求自己单独住在了摆渡口东岸的两间屋子里。只是两个人吃饭的时候在一起吃。因为春夏秋三季,王老汉还是能挪动着身子做饭。这样他算是觉得对陈牛儿还有一点儿用处。陈牛儿清楚,按照王老汉的脾性,要是他自己一动也不能动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苟活着让陈牛儿或者别的人来伺候他。因此陈牛儿才不得不答应了他。并且为了让自己出门的时候,好给他看护照顾几个牲口和羊群,他还在屋子前面的东侧搭了几间简易的敞篷。这样,陈牛儿每天三顿饭与王老汉在一起吃饭,安排好他睡觉以后,才回到北面他的两间屋子里来睡觉。
陈牛儿给三个屋子里都用土坯砌了一个大炕。炕上都铺着新褥子,褥子上铺着一样的花格土布新床单。那是他用新棉花在大营的集市上换的,那三个新褥子是他用王大爷手撕的新棉花瓤子絮成的,还是他亲手做的。三个屋子的门窗都挂上了他事先编好的苇帘,这样夏天的时候,蚊蝇就进不去了……
之所以将包括摆渡口西岸的水妹子这三个屋子的布置几乎一样,因为他相信水妹子一定会回来的。
去年以来又来了几拨挖河的民工,但是规模很小,再没有前几年那样动辄十几万人的大会战了。那种人喧马啸般的人海场面也没有出现。
自从春天盖起自己的最后一座房子以后,几个月来,他没有去赶集,也没有进城。到这个春天再赶集和进城的时候,他发现不光是他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所有的农村人们的日子都比以前好过多了。因为他感觉集市或城里的市场越来越繁荣,货物也越来越多,人们吃的穿的都比以前好多了。精神好像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可是最近几个月,他忙于盖窝棚处的新屋,并整理这三座屋子,没有进城和赶集。为了好看,陈牛儿趁着春天的干燥将三座屋子以及牛棚里外的墙壁全部用麦秸泥里外蒙了一遍。这样看上去就更干净美观。其实摆渡口上的两座屋子是在年前秋天的时候盖上的,经过春天的风干,里面更显干燥宜居。陈牛儿目的是想给水妹子一个惊喜。因为他和王大爷都相信水妹子一定会回到这大河上来的。
五年了,在陈牛儿的心底,等待水妹子的信念从未动摇。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陈牛儿总是劲头十足地干活,将摆渡口上的一切拾掇得越来越好。
日子越是好过,陈牛儿的心里就越是想念水妹子。然而时光荏苒,却不见水妹子的任何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