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言平时就负责刺史府的采买,还有一些跑腿儿的事情。曾经来长子县城公干,县令曾经为他引见过。杨言虽然是一个下人,但是出身诗书世家,在杨伟身边也侍候过一段时间,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本身气度并不比县令老爷差上半分,因此给这名县尉的印象很深刻。
两人又是年岁相当,很是谈得来,每次杨言来的时候,都会邀请他把酒言欢,一来二去之下,两人很是熟络。那名校尉赶紧抢过来拜见,道:“在下不知杨兄在此,失礼之处还望杨兄恕罪!待此间事了,再与杨兄喝上一杯,以作赔礼。”
杨言笑得有些牵强,偷眼看了杨伟一眼,发现杨伟并无不愉之色,这才放下心来。抱拳道:“郝大人尽忠职守,杨某佩服还来不及,哪里会怪罪?”说着,向郝县尉使了个眼色,向杨伟处撇了撇嘴角。郝县尉听杨言打起了官腔,不禁一愣,待看到杨言的示意,才心下恍然。
这两人都是少年,却像是两个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油条一样,互相客套,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那校尉心里大惊,这才看向杨伟,只见杨伟与传说中的那人极其相似,越看越是与那个传说中的人物重合了起来。
郝县尉赶忙向杨伟翻身拜倒,道:“下官不知太师亲至,失礼之处,还望太师恕罪。”这一下,所有听到的人都傻了,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就是当今权倾天下的当朝太师,天下第一高手,更是并州太子爷的杨伟杨太师?!
甘宁更是有些犯傻,刚才自己可是指着太师的鼻子骂的,他虽然对自身的武功很是自负,但是与天下的绝顶高手还是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差距的。
黑山寨的众人也是大惊,他们的前身可是黄巾贼,与朝庭是死对头,别人不知道,作为剿灭黄巾的大军总指挥的杨伟肯定是知道的,如果躲得远远的,杨伟可以把他们当作空气,不加理会,但是这次当面碰上,他们可就危险了。
杨伟赶忙将郝县尉扶了起来,道:“我来时本就没有通知各县,你何罪之有?你叫什么?”
郝县尉恭敬回道:“下官郝昭。”
杨伟一惊,这人他可是有些印象的,这是一个曾经打败过诸葛亮的牛人啊!怎么当起县尉来了,他应该从小就加入军队才是啊。知道他是郝昭,杨伟更有兴趣了,问道:“本地人士?”
郝昭答道:“下官祖籍太原,因蛮灾避祸至上党,因一次偶遇,结识了张超张太守,张太守看昭有些武力,征辟在下为长子县尉。”
杨伟这才了然,这个郝昭放在这里当县尉,虽然比军伍中过得安逸,但是对于郝昭这个文武全才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大的浪费,于是道:“我觉得你更应该在军伍中历练,这个县城对你来说有些小了。”
郝昭有些讶然,两人才是第一次见面,杨伟也没见过他的真本事,怎么对他好像很了解似的。恭敬答道:“回太师,昭以前也想加入军队,但是现在做了这些时日的县尉,也终于想通了,人活一世,能保一方平安,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杨言在一旁恨不得把郝昭的嘴捂住,然后押着他跪下给杨伟叩头,答应杨伟的提议,能得杨伟如此看重,以后的前途绝对是无比光明的。杨言一听郝昭如此答复,急得在一旁抓耳挠腮,这个郝昭太不懂得审时度势了!
杨伟有些愕然,这个郝昭竟然婉拒了他的好意,不过他也不能硬逼着人家改变志向,只得道:“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干吧,如果你什么时候改变心意,镇国军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
两人自顾自地说话,把客栈里本来剑拔弩张的两伙人当成了空气,他们却不敢有丝毫的动静发出,生怕惹起杨伟的不满。杨伟与郝昭叙完话,转头看向甘宁与褚燕,笑眯眯地道:“城内是禁止打斗的,你二人想要分出高下,可出城比斗,我会为你们作个公证。”
现在甘宁和褚燕只求杨伟别拿他们开刀,杨伟说什么,他们就听什么,当然没有异议。一行人,连带着郝昭和一队巡城官兵都往城外走去。
行过两条街道,就见一个穿着县令服饰的文士一路小跑着赶了过来,跑得是气喘吁吁,这么凉的天气也出了满头的大汗,跑到近前,喘了几口大气之后,才躬身拜道:“长子令崔珏拜见太师。”
杨伟赶紧下马将他扶起,道:“崔县令既然到了,就一同去观看二人比试吧,哈哈。”
崔珏见杨伟根本没有什么架子,也是松了一口气,应了一声是,就跟着大队人马往城门处走去。崔珏见杨伟以太师之尊,却与这些江湖人物混在一起,忍不住劝谏道:“太师,您为天下文臣之表率,还是不要与这些江湖人士太多来往才是,况且这些人还是绿林中人。”
语气中对这些绿林中人颇有些看不起的味道,这让在一旁的甘宁和褚燕等人颇有些不自在。
杨伟摇头道:“这次本太师回并州,没有使用太师仪仗,一是并不想大肆铺张,惊动各县官府,二也是为了访查民情。这些绿林中人只要没有做奸犯科,不与朝庭作对,就依然是我大越的好百姓,皇上的好子民。
就像风老当家的发鸠寨,他们只是因为并州靠近羌地,为求自保,自发形成的武装,自耕自种,从未有过恶行,他们就还是大越的好子民,朝庭也未对他们如何。不要一听到绿林二字就反感,为善为恶,不在于此。”
崔珏躬身受教,甘宁他们这些绿林中人听到杨伟的话后,对杨伟好感大增。其实杨伟在甘宁心中一直是一个当世豪侠,嫉恶如仇,平北胡,灭黄巾,就连皇帝失德,他都敢行废立之举,他问过自己,答案让他非常失望,如果他处在杨伟的位置,他做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