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节
    “我呸!给我闭嘴!张尔忠你这个老糊涂,中国的事情就是让你们这群酸腐给坏了!你们总是以为我们是泱泱大国,犯不着跟这些畜生一般见识,他们可以杀咱们,但是咱们杀他们却不对!告诉你,你给我记住了!在咱们汉人史上,曾经还有这么一句话,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建奴不过是蕞尔一个破部落,却连杀我们汉人数百万之多,即便是那他们全族的人头,也不足以偿还我们那些被杀的乡亲父老兄弟姐妹们的性命!
    还有,你说他们之中的那些汉军!说他们是汉人,不能杀!我还是呸!当那些人拿起刀,效忠他们建奴主子的时候,将他们的刀对准了同胞们的时候,当他们剃掉头发,留下金钱鼠尾的辫子的时候,他们便已经不再是我们族人了!他们有一个统一的称呼,那就是汉奸!汉奸者,人人得以诛之!所以非我族类,杀之又有何妨?
    现如今他们败了,才为了保命投降于我,以为便可以蒙混过关,保住他们的狗命,但是你张尔忠可曾忘了,在建奴屡次入关之时,这些汉奸们可曾对我们族人心慈手软了吗?他们抢掠杀人的时候,可曾经念及过他们所杀之人都是他们的同胞吗?他们淫辱女人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是他们的姐妹吗?杀他们,我肖某又有何错之有?
    今天你这个老糊涂,要是不给我说清楚的话,我……朕如何能饶得了你!你说!今天我就给你这个机会!”肖天健这会儿是怒气勃发,指着张尔忠便是一通臭骂。
    张尔忠被肖天健骂的是一张老脸一阵红一阵白,嘴张了几张都没有能找到合适的话来辩驳肖天健,因为肖天健的话说的确实不错,他们很多大明的官吏,总是嘴上常说不跟建奴一般见识,但是真正的原因是他们害怕建奴,又拿建奴没有一点办法,建奴所行恶事他们岂能不知,岂能不恨?但是他们没本事去打败建奴,想杀也没得杀,所以只能以这种口吻,来yy一下,聊以自我安慰!
    “那么你为何又说不能放过通州城内的军民?难道通州城内的军民就不是汉人,就不是你们大中军的同胞了吗?”张尔忠自知理亏,无法辩驳,于是便又将话锋转到了通州城内军民身上。
    肖天健眉头一皱,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一脸的无辜状:“我肖某什么时候说过要屠杀通州城内军民了?我可曾这么说过吗?你们谁听到朕说过这样的话了?”
    要知道肖天健时下可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匪首了,而他已经登基,成了堂堂大中朝的皇帝陛下,可是帐中所有人都被肖天健这幅耍无赖的架势给笑的快要憋死了,一个个眼看着要憋成内伤,可是也不敢笑出声来,于是一个个面红耳赤的都连忙摇头表示没有听到。
    张尔忠幸好没心脏病,要不然的话非要当场气死不成,他指着肖天健道:“你……你……刚才我张某恳请你饶过通州军民的性命,可是你却摇头说办不到,难道不是你说的吗?”
    肖天健抬起头想了想,点点头道:“我却是说不行,但是你问的可是我可否不杀通州城内一军一民!这我如何能做得到?
    通州城内两种人必须要杀!第一是建奴的细作以及私通建奴和建奴通商之人,查出一个要杀一个!决不能姑息!第二种人是趁乱在城中偷盗行掠发国难财,并且有强jian妇女行为之人!此种人乃是败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所以我无法答应你,不杀城中一兵一民,这我岂能骗你?如果朕答应了你的话,又杀了这些人的话,岂不是食言而肥了吗?朕这么回答你可有什么错不成?”
    张尔忠听罢之后,真的要晕过去了,搞了半天,他为通州军民请命,倒成了他说话有问题,根本不是这肖天健不肯放过城内军民,想想也是,他这么问确实也有问题,城内他不敢说没有建奴的细作,不敢说没有趁乱行掠偷盗杀人之辈,没有趁乱淫辱妇女之辈,这些人确实该杀,肖天健如果答应他的话,那么以他眼下的身份,金口一开还真就没法反悔,岂不是等于他张尔忠变相的保了那些人的性命了吗?
    张尔忠瞪大眼睛对肖天健问道:“此言当真?如果通州开城献降的话,果真只杀这些人吗?你确定不杀城内良善?”
    肖天健郑重的点点头道:“朕自起兵之时,到现如今,你张尔忠可听闻过我肖某下令屠城过吗?我肖某不敢保证麾下兵将皆可遵守军纪,但是我肖某却敢说,只要有人胆敢违抗军纪,祸害平民百姓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军法从事!
    朕杀鞑子,但是却跟通州军民无冤无仇,为何又要去杀他们?更何况他们在此挡住建奴,死战数天,不但无罪而且功不可没,我肖某还要对此事论功行赏,又如何会屠杀他们?你张尔忠把朕当成什么人了?难不成认为我肖某真的是个恶魔不成?”
    张尔忠这会儿彻底激动了起来,伸手从腋下解下了一个包裹,在众羽林卫的监视之下展开,露出了一个大印,然后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当场,将这个大印高举过头,俯身拜伏在地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表示他愿意代表通州城内的军民举城向肖天健献降。
    肖天健哈哈一笑让侍卫去接过了张尔忠手中的那个大印,送到他的面前,看了看之后随手丢到了一旁地上,笑道:“这方关防大印也就算是结束它的使命了,既然你已经愿意献出通州城,那么朕看在你如此爱民的面子上,也如此能干,这通州城,你还暂时管理起来吧!城内军民继续暂时皆归于你管,朕麾下仅仅给你留下一百兵将,充当你的护兵即可!其余兵将皆不许入城半步!这你可放心了吗?”
    张尔忠听罢之后顿时大喜过望,他虽然为了通州军民愿意献城投降,但是内心之中却并不是对大中军兵将太放心,毕竟今天他们都看了,大中军兵将杀起人的时候那种狠劲,比起鞑子毫不为过,生怕这些兵将杀红了眼睛,入城之后不尊军令,祸害城内百姓,即便是肖天健事后追究,但是最多也就是弥补一下,老百姓该倒霉的还是要倒霉的。
    可是他没想到肖天健居然令他继续领通州之事,并且将通州城内军民交给他来管,仅仅给他留下一百兵将充当他的扈从,虽然这有点监视他的意味,但是对于城内军民来说,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一百大中军入城之后,即便是他们再不尊军令,也祸害不了多少人,而且他在城中还有不少旧部,可以控制住局面,通州城军民的性命便可保住了!
    于是张尔忠立即拜伏磕头谢恩,说实在的,张尔忠现在并不想跟着大中朝当官,他一是年事已高,二是觉得投降大中朝当了大明叛臣这名声不好听,可是张尔忠却是是一个好官,为了确保通州城内百姓的安全,他最终还是勉为其难,接受了肖天健的委托,暂时决定留下干一段时间,等天下安定之后,他便辞官还乡结庐而居、颐养天年去。
    但是肖天健另外提出来,眼下建奴阿巴泰所辖的右翼军已经彻底被他们大中军打的大败崩溃,以后除了蹿至周边的一些零星建奴兵马之外,已经威胁不到通州城的安全了,所以通州城不必再养这么多兵将,故此城内留下两千明军旧部之外,其余的军民,该回家忙于农事的回家赶紧务农去,剩下的当兵的则出城接受整编,作为他大中军的辅兵听命。
    对于肖天健的这个要求,也正是张尔忠所想,通州城本来就没多少兵粮,养活这么多兵马他也承受不住,正好现在建奴军已败,赶紧遣散这些军民,也减少了他在通州的压力,于是张尔忠立即便答应了下来。
    而唐通这个时候得知了张尔忠已经出城到了大中军营中,气的唐通破口大骂张尔忠是个老狐狸,居然抢到了他前面跑去“投降”于是忙不迭的也带着家丁家将出了城,跑到大中军大营之中献降。
    肖天健对于唐通并不重视,令刘耀本去接待了他,对其嘉勉了一番,暂时将他留在通州听张尔忠的使唤,总兵之职也暂予保留,但是令其要确保通州城的安全,并且负责起通州地界上的治安,不得在城内驻兵,需出城带领其麾下的兵马在城外清剿建奴残部。
    唐通虽然有点失望,没能见到肖天健,但是能得到刘耀本这个肖天健麾下大将的接待,也不敢说不满意,好在现在他的性命暂时保住了,今后前程虽然不太明朗,可是总好过惶惶不可终日要强,只要他好好干,今后即便是没有高官厚爵,起码保得全家平安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唐通便赶紧跪下接令,屁颠屁颠回去开始按照刘耀本的吩咐忙活去了。
    而肖天健也不再在通州城外多耽搁,折腾了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令兵将休整了半天时间,留下了一个营将和两个连队负责整编通州明军旧部之事,而他则领兵下午时分便拔营而去,率领着右路军剩下的两万多兵将,朝着山海关方向行去。
    而且在在他收了通州的当天晚上,便得知了王承平在顺义大捷的消息,虽然没有能抓住豪格这条大鱼,但是王承平也不算辜负他的期望,还是将豪格所率的那些剩下的建奴败兵主力,基本上给歼灭在了顺义一带,同时还堵截住了不少从通州城败逃走的一些建奴散兵游勇,斩获也是颇丰。
    豪格抓住抓不住都是其次,肖天健这一战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率兵在王承平的配合之下,基本上在通州和顺义一带全歼了建奴右翼军几乎全部,如此大胜大大的消耗了建奴的实力,给建奴方面了一次有史以来他们建奴最惨重的一场败仗,最起码建奴的两个汉军旗以及豪格的镶蓝旗以及两个蒙古旗从今往后便一蹶不振了,想要重振起来,估摸着没有几年时间,是不太可能了,但是肖天健能给他们再留下几年复振的时间吗?这就看下一步的山海关大会战的情况如何了。
    (今天特别鸣谢毛毛将军兄弟的打赏!好几天都没见到打赏了!呵呵!)
    第八十八章 迁都之议
    通州大捷的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京畿之地,并且以飞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传开。
    大明京师之中朝野闻听此事无不震惊异常,本来建奴这支大军自黄崖口破关而入的消息传到北京城中之后,北京城之中便立即风声鹤唳了起来,崇祯立即下旨京师戒严,京营守军立即进入城内关闭了各个城门,一副抱着头趴在城中等着挨揍的架势。
    后来几天时间奴军连下密云、怀柔、顺义等地,接着进逼通州城,北京城内更是一片大乱,崇祯倒是很想派兵救援通州,但是何奈这会儿他这个大明皇帝手中早已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京师之中仅剩下的这点兵马,守城尚且不足,派出去少的话,等于是给建奴大军送菜,派的多的话,怕又被建奴吃掉,反倒连京师都没兵可守了,于是朝野一致只能坐视张尔忠在通州孤军死守,所有人都只等着传来通州被破的消息了。
    但是没成想情势突然间急转而下,这支来势汹汹的建奴大军,围攻通州几天之后,非但没有能攻克通州城,反倒是在通州一带,被突然间出现在通州的大中军右路军,一举打了个大败亏输,并且有消息说此路建奴军的奴酋阿巴泰也当场被大中军阵斩,三万多建奴大军,在大中军的兵锋之下,冰消瓦解,现如今早已不再成军了,除了大部分被大中军屠杀在了通州和顺义一带之外,少部分侥幸逃离的建奴兵,已经以散兵游勇的形势蹿散到了整个京畿一带。
    得知建奴大军溃败的消息之后,京师之中的人们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了,朝廷官府的人一边是高兴,高兴这些建奴总算是倒大霉了,同时却又感到忧心忡忡,忧的是大中军居然如此厉害,连被他们视作极为可怕的建奴大军,都被他们说屠便屠了,那么下一步大中军会不会从通州马上便挥师杀奔京师呢?所以这一点让京城之中的这些皇亲国戚还有朝廷勋贵以及大臣们更是不知所措了起来。
    随即而来的消息便是镇守通州城的张尔忠,在大中军击败了建奴军之后,居然放弃了继续镇守通州城,开城举城投降了大中军,使得这大明京师最后一个门户,也就此被大中军拿下,使得北京城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座孤城。
    但是京师中的老百姓却自有他们的看法,得知建奴被屠的消息之后,高兴的却居多一些,在大中军细作的暗中宣扬之下,这些京师的百姓眼下并不仇视大中军什么,反倒是有不少平头百姓,还巴不得大中军赶紧来,打下北京城之后,他们便不用再受这粮价奇高吃不上粮食的罪了,而且他们在有些人刻意的宣扬之下,对建奴非常害怕而且痛恨,生怕建奴打下了北京城,那样的话,他们便要遭受灭顶之灾了,现如今得知建奴阿巴泰所部大军全军覆没在大中皇帝的手下,这些百姓岂能不高兴,一个个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躲起来暗中却奔走相庆,期盼着大中军赶紧来吧!
    可是让北京城老百姓有点失望的是随后他们得到消息,大中军在歼灭了这路建奴大军之后,并未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直扑京师,而是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督帅之下,从通州直接向东北转进,赶往了山海关一带。
    所以京师的戒严还是要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北京城的老百姓肯定是还要苦熬一阵子了!不过老百姓也通过这件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此次大中皇帝御驾亲征发动的这次北伐,确确实实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主要是来代天下汉人,来替无能的大明朝廷抵御建奴入关的。
    至于大明朝现如今困守京城之中,已经是无所作为了,所以大明朝的存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到这个时候,还一门心思的想着继续效忠大明朝廷的军民,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京师之中一些朝臣再一次对崇祯提起了迁都之事。
    眼看着北京城在大中军数路大军的蚕食之下,逐步的失去了对北直隶、山东的控制权,彻底沦为了一座孤城,那些城中的京官们也纷纷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出路打算,有人已经暗中开始想办法跟大中军方面联络,只待大中军来了之后,他们便投降大中军,起码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但是也有人不愿放弃他们好不容易在大明朝获得的眼下的这种地位,这些人名义上对大明十分忠诚,可是实质上却还是为了自己,他们深知大明一旦彻底覆灭,他们的荣华富贵也就立即成了过眼云烟,所以即便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也不甘心就这么看着大明完蛋。
    于是便有一些朝臣再一次提出迁都之事,京师守不住这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既然北京顺天府保不住了,留下来只能是一个没有下场,于是一部分“忠臣”便在这段时间开始上书,劝说崇祯趁着眼下大中军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和建奴一战之上的机会,干脆就放弃了京师,在京营的保护之下立即奔登州方向突围。
    虽然南直隶现在也已被大中朝所控制,但是眼下南方还有福建、两广、云南、贵州等省尚还在朝廷控制之下,他们大可护着崇祯走登州乘船沿海南下,到福建抑或是广东去,先求存,然后再谋重振大明之事。
    而且他们认为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现如今虽然京师之外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大中军控制,但是贼酋肖天健却是沿着运河北上,仅仅是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沿线的诸州府,但是对于胶东一带大中军尚鞭长莫及,没工夫去收拾,眼下山东还有刘泽清一部盘踞于登州莱州一带,那里还是在大明实际控制之下。
    而且大中军眼下主力全部都朝山海关去和建奴死磕去了,在天津卫等地留守的多为大明叛军,战斗力不强,如果崇祯迁都南下的话,那么在京营两三万大军的扈从之下,他们是完全可能突破大中军的阻拦,跑到登州去的,到了登州之后,他们便可以乘船南下。
    而且大明福建水师也就是郑芝龙所部,麾下有船三千,兵马十万有余,一旦崇祯能跑到福建的话,以郑芝龙所部为辅,不见得就挡不住大中军今后南下,最起码他们也有机会在南方和大中军分庭抗礼,这时候北方有建奴,南方有大明,肖天健的大中国便转而成了大明眼下的处境,南北腹背受敌,西面还有闯贼李自成和他作对,肖刑天的大中朝不见得就能做的更好,弄不好大明还真就有复振的可能。
    这些力主南下的朝臣的建议,对于崇祯来说,可以说就如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确实非常诱人,崇祯听罢之后也不由得心动不已,特别是他在无人可用的时候,再次启用了周延儒为首辅大臣,而周延儒这个时候也同意南迁之事,但是礼部侍郎陈演等大臣对此事却十分抵触,认为时下一旦崇祯弃守京城,以京营的兵将肯定一开城门便会立即溃散,到时候能不能跑到登州很难说,与其这个时候弃城而逃,还不如坚守京师,坐观这次大中军在山海关和建奴一战,最起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否则的话一出城,恐怕大明就彻底完了。
    总之在迁都之事上,这段时间朝廷里面的朝臣之间是众说纷纭,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有支持的道理,反对的也有反对的道理。
    崇祯这个时候内心其实是倾向于逃往福建的,毕竟人都不想死,而他贵为大明皇帝,更不想死,但是陈演等人提出的反对迁都的理由,他也很有道理,崇祯现在已经很清楚时下京营之中的兵将根本就不能用来作战,令其守城的话,估摸着还能凑合凑合,但是现如今如果他要是打算放弃京师逃往南方的话,这些京营的兵将们家基本上都在京师之中,愿意跟着他跑到福建的估计是不多,而且他这次要是迁都的话,说白了就是弃京城而逃,军心肯定马上就会崩溃,而且他出逃也不可能让这些京营的兵将们拖家带口的带上家眷一起跑,那样的话两三万京营兵将,单单是他们的家眷,恐怕就要有十几万人,这要是跑路,能跑得了吗?
    不让他们带,他们肯定不干,让他们带着,跑到登州,基本上不可能,这沿途吃什么喝什么,皇上不差饿兵的道理他崇祯也知道,现如今他已经给京营兵将拿不出粮饷了,为此京营的兵将早就没了什么忠诚可言了,即便是一切顺利,京营的兵将护送着他们这些皇亲国戚还有大臣们跑到登州,登州有那么多船让他们坐吗?所以陈演说的也有道理,不弃城逃走是等死,但是如果一旦走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是找死了!
    于是崇祯在这两股意见之中又是左右为难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虽然他还开早朝,但是上朝的官员屈指可数,上朝之后也没什么正事可说,就是两帮人再为了迁都与否争论不休,而迁都之事就此也拖了下来。
    (今日鸣谢wzwayj和风沐春江二位兄弟的打赏!)
    第八十九章 集兵山海关
    当然通州大捷的消息,不单单只是在民间迅速传开,而大中军的兵将们更是得到消息最快,这个时候正率领数千大中军辎兵坐镇永平府调度左路军和中路军兵马的李信、卢象升等人,也在两天之后便收到了肖天健派人送达给他们的消息。
    永平府之中军民上下人等听闻如此大捷的消息之后,无不立即群情鼎沸,无不纷纷额手相庆大声欢呼。
    这个消息传来,让李信和卢象升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李信的压力也很大,山海关这边战局倒是不错,罗立领兵到达山海关之后,重挫了多尔衮所领的建奴大军,不但挡住了他们最疯狂的一次进攻,还趁机打的建奴大败亏输,损兵折将,使得多尔衮所领建奴前锋大军基本上暂时失去了对山海关威胁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阎重喜这个大将,却在此战之中身负重伤,被送到了永平府治伤,不管怎么说山海关这边的战局他们还不是太过担心。
    但是对于西部的战局,他们却鞭长莫及,有点无能为力,虽然李信一到永平府,便派出王承平和刁正领兵朝西部行动,去阻挡建奴右翼军从西面诸关破关而入,但是他们毕竟动作要慢一些,虽然后来他们得知周遇吉在喜峰口拼死挡住了建奴右翼军从喜峰口破关,但是周遇吉却在喜峰口力战身死。
    而且没几天时间他们便又得到消息,阿巴泰所领建奴右翼大军已经从黄崖口关一带攻破关城,潮水一般的涌入到了关内,直扑向了京城。
    这样的情况让李信和卢象升等人都忧心忡忡,眼下刁正所部肯定是来不及去阻住建奴大军了,而且一刁正的兵力,也不见得能解决掉阿巴泰所部,即便是他们能打得败阿巴泰所部,以建奴军的机动能力,如果阿巴泰和豪格不跟刁正正面对决的话,刁正只能跟着阿巴泰的屁股后面跑,这路阿巴泰所率的建奴军就如同打开箱子放出的魔鬼一般,想要再将他们收回去,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剩下的就只能指望王承平的骑兵大队人马了,可是王承平的骑兵兵力也就是六七千人,虽然战斗力很强,机动能力也很强,但是想要吃掉这路建奴右翼军,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大中军眼下最精锐的骑兵就在王承平手中,这些骑兵如果一旦死磕阿巴泰所部的话,不管是胜负结果如何,王承平这支骑兵人马都会损失很大,这也不是李信所愿看到的。
    李信最怕的事情就是阿巴泰和豪格领兵入关之后,在关内大掠,同时掐断大中军的后路运输线,却不跟大中军人马正面决战,那样的话大中军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了,前面有山海关外的十几万建奴大军,后面有阿巴泰所部的这支游弋在关内的大军,大中军便无法集中力量和建奴大军作战,还要小心背后被阿巴泰所部狠咬一口。
    为此李信和卢象升都非常头疼,李信派人传令给王承平,令其即便是冒险,也要咬住阿巴泰所部,起码不能让他们对大中军后勤线造成太大的威胁。
    可是就在他们为此有点焦头烂额的时候,肖天健却派人跑到永平府,告知他们肖天健已经亲领大中军的右路大军,在通州一带对阿巴泰这支建奴的右翼大军打了个突袭战,并且一战之下,便将这支三四万人的建奴军打了个大败亏输,再加上王承平在顺义的堵截,几乎将建奴右翼军给全歼在了京城附近。
    同时这一战肖天健还督师在通州城南的战场上,将奴酋阿巴泰当场阵斩,只可惜的是豪格这家伙却逃脱升天,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但是豪格即便是逃回关外,也已经是无关大局了,他们带入关内的这三四万建奴军,基本上能跑回去的最多也就是三位数,这对于建奴来说,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大败仗,真是够建奴喝一壶了。
    于是李信和卢象升在接到消息之后,立即便出永平城迎向了肖天健前来的方向,并且在永平南部的滦州接住了肖天健。
    君臣相见自然是高兴万分,李信立即便详细的将近期山海关一带的战事情况给肖天健做了一番详细的汇报。
    肖天健听罢之后也是非常高兴,连连赞许了一番诸军兵将们,至于卢象升,肖天健自然少不了也褒奖了他一番,让卢象升也颇为高兴。
    随即肖天健便和李信、卢象升等人,进抵到了永平府城,同时王承平率领他麾下的骑兵主力,这个时候也在完成了对豪格余部清剿之事之后回撤到了永平府。
    这个时候大中军三路大军业已完成了在永平府境内的集结,使得大中军的兵力在这一带达到了空前的六万人左右,彻底的稳定住了山海关一线的防御,再也不虞山海关一带会被建奴突破了!
    就在肖天健率部进抵永平府和诸部兵将汇合,朝着山海关挺进的同时,在山海关以北八十多里外的前屯卫建奴大营之中,皇太极却正在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气急败坏的像是狗不能过河了,这鼻血是一股接着一股的流,要不是他是个大胖子,天生血多的话,弄不好就直接流鼻血流死了。
    多尔衮在五月中旬对山海关发动最猛烈的一次进攻之后,非但没有能一举攻克山海关防线,反倒是在大中军守军以及吴襄麾下明军旧部的猛烈抵抗之下,损失惨重,打了个同样巨大的败仗,无奈之下从山海关外后撤了十里重新扎营,开始休整。
    多尔衮在山海关再次大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正在前屯卫一带驻兵的皇太极耳中,皇太极听闻消息之后,气的是鼻血长流,恨不得将多尔衮立即抓起来剁了。
    他此次兴大清几乎所有兵马南下,本打算抢在大中军之前,先控制住燕云之地,但是结果却如此之不顺利,洪承畴和祖大寿等明军主帅以及诸将,先是在宁远城死战不降,结果愣是在宁远城将他们建奴大军拖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最终他们打下了宁远城,并且顺利歼灭了宁远守军数万,还趁机围城打援灭了驰援宁远城的两三万明军,取得了大胜。
    但是这场胜利背后,却使得他们大清也白白丧失掉了一个月的宝贵时间,使得大中军抢在他们前面分批抵达了山海关,逼降了山海关守将吴襄,稳定住了山海关防线。
    本来如果多尔衮争气一些的话,在这个时候攻破山海关,那么对于他们清军来说,取下燕云之地并不是没有希望的,大中军右路军和中路军尚未赶到山海关,以大中军左路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在山海关被破之后,再阻住他们这十几万清军入关,而且他们还可能比较轻松的以兵力上的优势,先行吃掉大中军左路军一部,大大的削弱大中军的实力。
    可是他即便是算的再好,可是多尔衮这个笨蛋却没有能按照他的预计那样,成功的攻破山海关,反倒是被堵在山海关外面,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不说,还消耗了大批他们清军的物资。
    为了能完成抢占燕云之地的目标,皇太极虽然在兵抵了前屯卫之后,调整了部署,另派阿巴泰和他的儿子豪格分兵四万绕道西部,另谋道路破关而入,但是阿巴泰和豪格所领兵马数量有限,他们即便是入关,单凭他们的兵力也无法夺下燕云之地。
    现在的情况皇太极很明白,一旦让大中军提前一步夺占大明京师控制住了燕云之地的话,那么今后他们清军如果再想入关,恐怕就很不容易了,皇太极很清楚虽然他眼下在关外建立起了大清国,并且成功的控制住了整个辽东乃至是蒙古诸部还有朝鲜这些地盘,但是以他们的人口、国力和今后控制关内中原的大中国相比,却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中。
    中原的富饶程度,是他们不敢想象的,虽然皇太极不知道什么小冰川时代,但是他也知道这么多年来,关外一年比一年苦寒,而且他的父亲野猪皮在关外兴兵之后,对于关外的生产破坏极其严重,由于他老爹野猪皮对汉人的痛恨,在世的时候,他在关外大肆屠杀汉人,使得关外汉人要么被大批屠杀,要么就弃家逃入关内,导致了关外辽东一带的人口剧减,几乎使得关外出现了赤地百里的情况。
    虽然后来在他接了汗位之后,采取了怀柔政策,缓解了这种矛盾,也减少了对汉人的杀戮,并且屡屡派兵入关掳掠关内汉人出关为奴,补充关外的人口有所恢复,并且推行了一些宽待汉人的政策,稳固了他们建奴的统治,恢复了一些辽东一带的农耕经济,但是他也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从根本上解决的办法。
    这也是皇太极继位建立大清国之后,屡屡派兵入关大掠的原因之一,皇太极屡屡派兵入关,主要目的除了靠着抢掠金帛之物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却是要掳掠人口,到关外供他们建奴役使,恢复关外的人口,他皇太极比谁都清楚土地再大,如果没人耕作的话,都是白搭,紧靠着他们女真族人那点人口,想要和汉人抗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他们虽说凭借着他们建州儿郎的骁勇,这些年来打的明军屁滚尿流,失地千里,但是他皇太极也清楚,一旦明朝灭亡,换上了能干的大中朝的话,他们在关外的好日子也就算是结束了。
    从各方收回来的情报都显示出,这个新登基不久的大中皇帝肖天健,似乎对于他们建奴极为仇视,一旦让他控制住了燕云之地的话,此人定会采取极为严苛的手段,断绝关内外的联系和通商渠道,那样的话,其实不用大中朝怎么使劲打,光是这种断绝通商一个办法,就可以将他们大清国逼入到绝境之中。
    这也是他皇太极为什么现在要举大清国全国之力,发大清全国之兵,想要破关夺取燕云之地的重要原因。
    (今日鸣谢wzwayj兄弟的打赏!)
    第八十九章 奴酋困局
    到了这会儿,皇太极已经后悔了,后悔他去年因为想要坐山观虎斗,看着大明和刑天军决一死战之后,再坐收渔翁之利轻取关内的想法,如果去年他按照原定计划,没有撤兵而是当时就跟大明朝撕破脸,率兵入关的话,这个时候恐怕燕云之地早已经被他控制住了,又如何会出现现在这种让他在山海关外面进退不得的窘境呢?
    所以皇太极为此深为后悔,但是却又没人可去倾诉去,只能一想起来这件事,便后悔的直流鼻血,现如今他眼看着山海关就在面前,可是却愣是干着急没法入关,本来他还指望着多尔衮这次来个人品大爆发,能打下山海关,趁着大中军尚未大批抵达京畿之地,夺取燕云,可是现在看来,希望却越来越渺茫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