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挥金如土,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收入,当官的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级……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在生活消费中,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其目的都是希望他人将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虚荣的情绪与他人的反应息息相关,他人反应的变化会使虚荣的情绪迅速做出相应地调整。
    “面子”所带来的虚荣心腐蚀了人的正常心理,破坏了人的健康情绪,成为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个毒瘤。
    虚荣心会使人变得怪僻而孤独。例如有一位在某研究所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与学识上也许并不太差,但由于自尊心过强,所以,尽管年逾不惑,却仍然和同志们难以和睦相处。原因是他不管是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日常琐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只要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合,他就觉得面子受了损害,一点儿也不能容忍,立时发作起来,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不可;否则,就会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加。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筹,意见必然正确无误,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否则就是以邪压正,同时,也是不给自己面子。正因为他的这种毛病,所以凡与他相处稍久的人,无不敬而远之,避之犹如瘟疫。试想,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能够忍耐,可他自己却安之若素。
    在中国乡间,邻舍是时常要吵架的,吵架不能没有和事佬,而和事佬最大的任务便是研究出一个脸皮的均势局面来,好比欧洲的政治家,遇有国际纠纷的时候,不能不研究出一个权力均势的新局面来一样。遇到纠纷的时候,和事佬的目的决不在公平地解决,使权利义务各有所归,而在于把脸皮向当事的双方分配一下,厚薄多少,各有攸当。
    既然大家都有面子,所以一定要相互照顾。为了保全脸面,人与人相处就须十分小心了,要善于察言观色,领悟别人的话外之音,而不能过分相信自己的直觉。为了防范小人,以免砸了自己面子,于是大家逐渐掌握了一套很有应用价值的“会议语言”———在会议或其他公开场合向大家表白的语言,其特点是谦虚、圆滑、空泛。
    忍是一种美德
    人与人交往必须先过一道关,什么关呢?忍耐关。忍什么?一是忍气,二是忍辱。气指气愤,辱指屈辱。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屈辱产生于人格上的贬低。忍气是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开,看得远,正如俗话所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中国人讲究处世要能够忍气吞声,做人要学会忍辱负重。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种成熟的涵养,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
    “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是提倡忍耐的至理箴言。忍耐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方式。大凡世上的无谓争端多起于芥末小事,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达士;而凡事不能忍者纵然有点儿愚勇,终归城府太浅。人有时大愚,小气不愿咽,大祸接踵来。人应该为自己的快乐而活着,切莫因别人的失礼而生气。谁都不愿被别人所左右,如动辄生怒,恰恰自陷于受别人左右的陷阱,不仅左右你的面部表情,而且左右了你的心理情绪。这样你最易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激将法”正是如此。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冷嘲或蔑视对方。唐代高僧寒山问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视我,毁我伤我,嫌恶恨我,诡谲欺我,则奈何?”拾得答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让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装聋做哑,漠然置之,冷眼观之,看他如何结局?”这种大智大勇的生活艺术,用老子的“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这句话来评论恰如其分。
    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生存的时间越长,忍耐的功夫就越深。生活在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谁都难免经受一段忍辱负重的曲折历程。因此,忍辱几乎是有所作为的必然代价,能不能忍受则是伟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韩信受辱胯下,张良纳履桥端,皆英雄人物忍辱轶事。屈辱能令人发愤,催人奋进,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向上动力。汉史学家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作《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迁也是因宫刑而后著《史记》。忍耐既可明哲保身,又能以屈求伸,因此凡是胸怀大志的人都应该学会忍耐,忍耐,再忍耐。
    忍耐作为处世艺术,具体运用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压抑,另一种是遗忘。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比较自如地调节内在的心理防御机制,将生活中不快的负面事件及其引起的不良情绪或压抑到意识之下,或遗忘于意识之外。压抑与遗忘比较,遗忘更洒脱彻底。被迫的忍耐无疑有强行压抑的痛苦。人世间确有许多事是忍无可忍,连素来温厚的孔老夫子也曾尝“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苦味。是否可忍的关键并非在事情的本身,而在于你自己视它为多少分量。如果对生活中的睚眦怨气时时铭心刻骨、耿耿于怀,那么忍耐这一关是难得跨过去了。反之,对芥末小事皆能视而不见、过后即忘,则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中国人以坚毅忍耐著称于世,崇奉“忍耐”是一种自我人格成熟完臻的体现。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