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期待辉煌
来到一片正在铺瓦的平房前马忠义说“这里是规划中的学生祝恨区,200栋1000间,可以住下一万人那边的是食堂、俱乐部,那边是场、篮球场、器械场一团2000人在这施工”
指着不远处盖了半截的楼房说:“这里是学校办公楼,四层,八月底才能竣工”
“不简单呀,都可以盖楼了,建筑质量有保障吗?无错”
马忠义忙说:“政府从上海、北平、西安、兰州找来了十几个建筑工程师和技术员,办起了预制板厂,帮我们细化了工种、了解熟悉施工程序,亲自指导我们施工苏联专家每天都会来检查,哪里不合格就要拆除返工,2团的兄弟们都很用心,严格按照图纸规范作”
“盖楼可不容易,质量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施工时还要注意安全经费怎么解决的?”
林子轩介绍说:“教委起初想建个小规模的师范学校,培养一批本地的合格教师提案送到参议会审批时,议员们提出来做就做大,仅仅培养老师有些浪费张掖需要很多工程技术人员、商业财会人员,就决定建一个综合性大学听说很多高校要过来,会带来大量的师资和学生,参议会就定下了万人规模政府出面担保向中国银行张掖分行贷款100万元,还动员商家捐助,承诺他们的孩毕业后可以免试免费入学所以靠商人捐款、靠政府提供土地、靠建材商人的捐助就开工了”
说着说着来到满是脚手架已经盖起三层的建筑前熊国炳说:“这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图馆主楼高五层,边楼高四层,主楼加钟楼七层这苏联建筑图纸太花哨,我们计划把钟楼省略掉,一是缩短工期,二是降低难度,苏联专家不同意,说会损坏整个学校布局和美感”
“就听专家的,学校不是军营,是要讲究一些的你们也可以摸索经验,提高技术”
“建筑材料能保证吗?无错”对前世豆腐渣工程深恶痛绝的陈海松不放心地问
“平原堡加上建的四个,共有九个砖瓦厂在生产砖瓦,烧出来的红砖让苏联专家赞不绝口山丹的水泥厂、石灰厂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产品合格现在就是钢材有些紧张,民乐、肃南的小铁厂产量低满足不了各方面的需要酒泉那边钢铁厂正在建设中,还得一两年才能投产,所以正在改造小铁厂,很快就能改善”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哪怕慢点也别抢工期,不能偷工减料学生来了,可以先住帐篷,边学习边参加劳动,大学生活才有意义”
在一个占地一百多亩的天然湿地湖泊前,林子轩说:“这里一旦建成就是莘莘学子们读交流的最佳所在,因为形状像个弯月,我们命名为月牙湖,有黑河活水流过,芦苇丛生,鱼虾满塘,扩建时把挖出来泥土堆在月牙前形成土山,铺了石径、栽上了花木,十年后,当可媲美北大未名湖了”
“此地景色确实不错,不过一所大学除了湖光山色,厅堂楼馆,重要的是有思想的教授学者引领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研究自然规律,创造人类文明所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上,鼓励学生多思考社会需要、多实践理论知识、多创造有用的物质精神作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学生在这里才能有所发展,大学才能越办越好”
教育世家出身的李元逢赞赏地说:“陈长官一语中的,揭示了大学的功能,也为这所学校定下了办学思想老朽等定用毕生精力把河西学院越办越好据说会有许多学校师生前来,如何管理委实难决?”
“既然是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学校,就不要设立校长了,成立教授专家委员会,委托他们自行管理都是些知名学者,都有满腔热情,必定会全力以赴由他们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制定人才培养的模式、学科教学的标准,自主编写课程教材你们平时不要参与大学日常管理,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老朽等受教了,政府今后只作宏观指导,用政策引导发展方向,不过问具体事务”
他透过芦苇树林间的空隙发现远处也都是建筑工地就问:“湖周围那些工地在修教学楼吗?无错”
林子轩说:“是的,月牙湖周围分别修建了理化楼、、史地楼、经济楼、机械工程楼、农林楼、哲学楼、艺术楼、外语楼等九处独立教学区域,可以满足各校各专业的教学需要”
“这些楼能接收多少学生入学?”
“目前是按照一万人的标准在建设,在周围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如果求学者日增,最大可以扩大到2万人的规模”
“很好,你们想得很周到,我替北平即将迁来的三所学院谢谢你们了
马司令,拜托了!”
陈海松满心欢喜回到总兵府时已是黄昏,徐总等人正在院子里纳凉开会,见他进来忙招呼过来坐下
陈昌浩急切地通报说:“昨天中央向全国发表了《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紧急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敦促国民政府‘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应该立即动员全**队‘武装保卫平津,武装保卫华北’,主动请缨第八路军愿意与华北各派力量亲密合作共同抵抗日寇的进攻
中央既然已经明确表态,出征就在眼前,我部离开张掖,这里的工作怎么办?中央有什么打算?”
“这要等中央电报通知,不过初步安排陈云同志来张掖主持工作中央决心要把这里建设成为工业基地、后勤基地和人才基地要在这里建成航空兵学校、装甲兵学校、炮兵学校、通讯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军事工业研究院、机械技术学校等专业培训学校
还准备把延安的许多进步人士、青年学生迁到张掖来,参加这里的建设,培养咱们自己的军政干部、工业技术干部、农业技术干部、学者艺术家”陈海松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披露出来
陈昌浩担忧的面容明显一松,欣喜地说:“在星星峡我和陈云同志相处过一段,虽然他是直接从苏联来到疆帮助我们和苏联中亚军区联系的,可是我能感觉到他和海松是同一类人不迷信苏联,反对教条主义,事事处处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他对我们张掖的发展战略很赞赏,可惜他是**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交接安排完就回莫斯科了”
“老陈参加完遵义会议不久就奉命离开部队,经成都、重庆、上海到了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我党的实际状况,通报遵义会议形成的决议他是参加过五卅运动的老党员,长期在白区工作,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又是政治局常委,派他来张掖主持工作是对张掖的高度重视,对张掖的发展有好处”李卓然介绍着他所了解的陈云
陈昌浩点着头说:“这我们就放心了,在张掖栽倒,在张掖翻身,在张掖建设,这里浸满了西路军将士的鲜血,也让我们认清了机会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找到了正确的发展之路局面刚打开却要离开了,还真有些舍不得呀”
徐向前豪爽的说:“我们**人除了崇高理想,从没想过为自己谋取什么私利虽然我们和这里有感情,但华北前线需要我们张掖是经我们的手有了今天的局面,明天的华北同样会经我们的手走向繁荣,全中国会因我们的奋斗而走向富强我在前面开路,你在后面建设,每到一处,我们就把它变成第二个、第三个张掖,那才是咱们的本事”
李卓然说:“部队虽然出征,但我们的机关、后勤、宣传、辎重、军工都还在这里,这里就是西路军的根基半年的时间社会因我们而稳定、经济因我们而发展、男人因我们而戒除大烟、妇女因我们而放弃裹脚、孩子因我们而获得知识、老弱因我们而生活幸福,这里的人民永远会记着咱们西路军”
陈海松对这个让他重生发迹的宝地也有些依依不舍,不过他渴望带着生的西路军将士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功勋
“几位老总说出了海松的心里话,离开张掖我们会面对宽广的世界,展现我们的智慧和能力,开创大的基业我建议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反思,做出阶段性的面总结,归纳出经验和教训,这不仅有利于本人的进步,有利于党的事业的发展”
曾传六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说:“我也有这个想法,也在做这方面的思考,越思考越觉得当初激情有余稳重不足,干劲冲天方向不明,坚强刻苦思想贫乏跟着错误路线摇旗呐喊,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损失还不自知,确实值得总结”
“我的建议不是要让大家自己骂自己、贬自己是希望我们把自己的思想上、管理上、军事上的经验得失都记录下来、汇合起来,总结出真正有利于中国**的好方法要知道包括延安在内许多同志还习惯于过去的做法想法,没有看到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思想的和强大,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走一步,给全党带个好头”
“我同意海松的意见,张掖的事实告诉我们,思想要解放,政策要符合当地实际,传统的做法要改变,赢得民众的支持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嗯,值得总结的还真不少”
“海松,你准备什么时候回部队?”徐总希望陈海松赶紧赶回部队做好出征准备
“华北战场在日军准备充分前不会有大的变化,我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独立旅的训练不需要我过问,准备一直很充分,随时可以出征我要利用这段时间到教导师、马家军骑兵师、临泽军工厂、高台炸药厂、酒泉训练营、酒泉钢铁厂、酒泉拖拉机厂、酒泉机械厂、张掖工业园等处考察一下,提些发展建议、做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