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飞扬是被副总裁杜雷斯打电话叫过去的。
话说一大早杜雷斯就来到了梦幻娱乐公司,进了办公室,打开办公室电脑上面的网页,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斯巴达》这部电影的评价。
与报刊杂志上面的评价不同,这种网络评价可以说什么都有,有说好的,有说坏的,有举手点赞,庆贺大胜的,还有拍砖,灌黑水的,总之五花八门,比报纸上面“精彩”多了。
“很酷,战斗场面超级激烈!”这是某位男网迷的评价。
“很好看,男人们的肌肉很发达!”这是某个女网迷的评价。
“哈,伙计,我喜欢里面女主角被人侮辱那一段!”这是某个变态网迷的评价。
“易的复出之作,一定要顶!”
“小成本拍出大片的味道,酷!”
“希望票房狂飙!”
除了这些比较简短肤浅的评价外,也有一些比较深刻专业的评价。比如一个署名为“斯巴达肌肉人”的网迷评价道:“依靠蓝幕背景拍出如此大气磅礴史诗类的电影,不能不对导演中国易点一下赞!是的,好莱坞大片我们看过许多,不过那些多数都是依靠大场面堆砌成,要么就过多地炫耀和玩弄特效。这部戏不一样,至少我从这部戏看出了两个字——真诚!是的,就是真诚!现在好莱坞电影人都喜欢急功近利,喜欢用大片来包装自己,那么这部《斯巴达》就狠狠地扇了他们脸。告诉他们。大场面也可以这样拍!”
“除此之外。我对这部戏的演员印象深刻,不是男主角,而大反派薛西斯!没错,就是克林顿饰演的薛西斯。当许多人诧异克林顿这个做过总统的家伙能不能演好这个角色的时候,他给了我们惊艳,他的出场,他的气势,只能用惊艳来形容。尤其化妆师很巧妙地将他原本就雪白的脸蛋变得更加毫无血色,给人一种病态的感觉,再加上克林顿刻意营造的说话语气和动作,整个人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就是薛西斯!”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只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斯巴达》这部戏的成功不在于宣传,不在于营销,而在于这部戏本质的精彩。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都恰到好处地做到了他们自己最大程度的完美!啰嗦那么多。不再耽搁大家的时间,我建议,如果你们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看看这部戏,看看《斯巴达》,我相信,这部戏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这篇评论可以说代表了一大部分影迷对这部戏的印象和观点,而随之美国乃至世界各大电影网站上的评分,更能说明一切。
8.5分,美国imdb电影网,“一部精致的蓝幕制作!当这种拍摄方式差不多被遗忘的时候,中国易却用它创造了奇迹!值得称赞,给出8.8分。”
8.8分,天朝时光网,“残酷,震撼,死的伟大!《斯巴达》这部戏包涵的内容仅仅这些,但它所要传达的精神却是无穷无尽的!”
9.0分,法国天使网,“我们一直以法国电影为傲,但这一次,这部《斯巴达》却让我们看到了和好莱坞的差距,仅仅蓝幕拍摄就达到这种效果,那就多给几分,以此鼓励!”
总之,在很多评论网上,看过这部戏首映的,几乎都给这部戏打了8分以上的成绩,少数还打出了9分,对于这样一部古代战争片来说,如此成绩绝对够赞。
“来人,给我冲杯咖啡,要甜的,不苦的!”杜雷斯松了一口气,悬了一整夜的心暂时落了下来。
可就在这时,女秘书慌慌张张的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进来。
“上帝呀,不好了!”
“不要紧张,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杜雷斯问道。
“是的,出大事情了!”女秘书急忙将报纸呈递给杜雷斯观看。
“什么?我看看”杜雷斯一看情况不对,紧张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杜雷斯顿时就觉得一肚子火气。
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上面所刊登的评价,简直是在胡说八道,说白了,就是在朝梦幻娱乐拍黑砖。
如果说这是一般的人物写的评论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一位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写的题目是:《斯巴达300勇士》,一部舞男卖肉的粗俗之作!
具体内容如下。
“昨晚,本人有幸看了梦幻娱乐的新片,也是大导演中国易的复出作品《斯巴达300勇士》,本来还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这部戏能够给我带来震撼,可是最终的结果是,我真的被震撼住了,却不是被这部戏的故事内容,而是被戏里面那些斯巴达勇士们可怜的四角裤!上帝呀,当银幕上出现这帮只穿着四角裤的家伙时,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跑到了泳池里一群大老爷们穿着小裤裤和波斯人战斗,这简直是在扭曲历史!”
“没错,历史上是说过斯巴达人很英勇,很善战,喜欢穿着简单的战袍和敌人战斗,可不等于他们伟大的只穿一条裤衩!感谢上帝,中国易至少还懂得给男主角增添一条红色的披风,不过这条披风在我看来,跟战斗一点鸟系没有,纯粹是气十足!”
“请原谅我言辞如此激烈,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实在看不惯这种丑陋的改编!最后我要说一句,看完这部戏以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不是什么斯巴达勇士,简直是一群舞男,恬不知耻,只懂得在银幕上卖肉的恶心家伙!至于导演中国易,哈,我看你还是不要复出了。你的作品让我看了恶心。是的。你还是滚回老家,不要再在这里丢人现眼!”
看完这篇报道,杜雷斯立马火冒三丈,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好莱坞各种电影都有,各种恶毒的评论也有,可是像这样指名道姓地开骂,也太不给人面子了。
接着。丢下报纸,杜雷斯[海岸线文学网]泄的渠道。
用某位针砭时弊美国评论家的话来说,“中国易瞅准被这个敏感的时刻,在我们即将忘记悲痛的时候,又狠狠地桶了我们一刀,不过,表面上他却是最大的慈善家,令人不得不佩服!”
以上三个因素使得《斯巴达》这部戏接下来的上座率几乎是场场爆满。
相比《魔戒》和《哈利波特》巨大的广告投入,这部戏没花费多少力气,就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宣传力度。
而众所周知,有了新闻和舆论的扶持,其票房绝对是节节攀升。
因此,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斯巴达》的口碑迅传播开,每个人都非常乐意来看这部具有“特殊意义”的战争片,而大家的口头禅便是:“嗨,斯巴达!”
当然,这是指《斯巴达300勇士》。
在美国民众看来,只要看这部戏,就等于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