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刚过,学校在舜耕山庄举办了三天的新上岗教职工培训班。
我作为比较突出的青年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谈如何在新岗位上找准定位——实际上我愿谈如何创新的开展工作,但院领导认为我谈这个问题容易对新人产生误导,还没打好工作基础就想着创新?于是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题目。好在我自己虽然做得不怎么样,但理论水平还是挺高的,讲起道理来总是一套一套的。
发言的时候,我看到台下领导不住地点头,就忍不住想笑。因为其中我发表了很多溜须拍马的言论,诸如:“要把领导的批评当梯子,成为自己迅速成长的催化剂”,“挨批是一种待遇,是领导觉得你还有希望”,“要相信领导,依靠领导,尊重领导”等等。当然台下也有筱雨不时装扮的鬼脸,不过我可不敢多看。
在会议结束的当晚,学校领导安排了结业聚餐。
一个校级领导带一个桌,然后两三个相近的学院凑在一起,整个宴会大厅共摆了12桌。学校何副校长分到我们这桌,在座的还有文学院、历史学院、艺术学院的3位院长,5位新教师和我。当然,在这5位新教师里面也有筱雨。
我们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对每位新人进行破坏性实验,也就是考察一下酒量。当年我也经历过这场灾难,不过实践证明我的确不能喝酒,而且逢喝必醉。后来因为胃不太好,学院领导对我也比较照顾,所以就喝得更少了。
但筱雨的表现却让我感到异常的吃惊。
她表现出来的成熟和干练明显区别于其他几位新教师,可以说是深谙酒桌上的玄妙。觥筹交错之间游刃有余,敬酒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说话含蓄而又幽默,只要她端起酒杯来说上几句,不喝下去都觉得对不起她。几圈酒下来,她和同桌的领导和老师已经能谈笑风生了,只是其他人都有了些醉意。
历史学院的王院长好像一下子比其他学院的领导高出了一截,不断的夸自己的新兵。当然也在言语中流露出平时是如何锻炼属下的酒量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时,何校长发话了:“咱们去其他桌转转去,这样你们三个和筱雨,咱五个去。我代表学校,你们代表各自的学院,筱雨代表新教师,哈哈,这就叫三个代表”。
筱雨谦虚道:“我恐怕代表不了新教师吧。”
“怎么代表不了?我看就你酒量还可以,走吧。”何校长笑着说。
这种事从来不会让我去,因为去了也是充数,装腔作势的抿两口,还不如不去。于是我们这桌就剩下我和几个小姑娘了。
我们学院有两个新教师,一男一女,都是研究生。他们俩一唱一和,非得敬我酒,甚至联合起另外三个人一起围攻我,我招架不住只好喝了两杯。
和他们聊着天,其实心思和眼睛的余光早就跑到筱雨那边去了。偶然一瞥,便看见筱雨干了一杯,再一回眸,又看见她下去一杯——我真有些担心她喝多,因为上一次她只喝了两杯扎啤就醉了。
我不敢回头,因为每一次回头我都会看到她痛痛快快的仰脖,每次都得接近1两白酒吧。
回来的时候,筱雨的脸有些红扑扑的,格外动人。她喝了接近1斤酒,竟然能如履平地,很清醒地回来。这不得不让我对她另眼相看。
不过转念又一想,她竟能在喝一斤白酒之后而谈笑风生,那晚又怎会两杯扎啤而人事不省?于是我隐隐觉得那似乎是一个圈套,但后来我追问第一天晚上的情景,她死活不肯承认。还骂我臭美,说对付我这样的还用得着那些计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