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深知军队、战争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故对军队的建设十分重视,并有具体而精辟的见解,于中可见其救世之意。
我们知道,战争是由来已久之事,亦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大事。所以它引起中外历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的高度重视,因而从古及今都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如古希腊哲宁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战争是普遍的。”“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自由人。”战争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神圣的,它可以决定人和宇宙万物的一切。所以他又说:“战死的灵魂比染疫而亡的灵魂纯洁。”因此“神和人都崇敬战争中阵亡的人。”战争中阵亡的人,是“更伟大的死”,应当“获得更伟大的奖赏”。就是说把战争视为头等大事。
在中国古代先皙中,把“兵”(或战争)视为国之大事,尤为普遍、突出。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关兵戎、战争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占重要地位的论述,真可谓史不绝书,屡屡可见。诸如《管子》、《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都对先民时代的原始冲突、早期战争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有所描述,由此说明战争之重要,且久远。如:《淮南子*兵略训》云:“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兵之所由来者远矣。”这是说,战争是由来己久而非常重要的事情。
到了神农时代,由于有了原始农业,人口增加,食物减少,而战争不断。“昔者,神农伐补遂。”“昔者,神戎战斧遂。”“夙沙氏,自攻其君而归神农。”“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由此可见,战争之重要而频繁。随着部落集团的增多,需要大片的森林,土地进行狩猎采集和游牧农业,使氏族部落集团的接触日益增多,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因而使战争冲突连绵不断。据史书记载和传说,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战有:一是神农穹斧遂之战;二是共工与蚩尤之战;三是黄帝与蚩尤之战;四是黄帝与炎帝之战。黄帝经过“三战”“然后得其志。”从而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又经过“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这就决定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命运。战争给中华民族的文明社会刻上了深深的印记,并对形成中国这个伟大国家、民族及其特点,起了重要的作用。
种种历史事实都说明,战争在原始人和文明时代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突出的地位。郭沫若指出:“战争在原始人的生活上是很重要的,这是谁也可以想象得到。《易经》中战争的文字之多,实在任何的事项之上。”接着他援引《易经》中的二十六条有关战争的内容,以说明战争在原始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其实《易经》中,占卜战争、预测战争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此。大量事实证明,古人确实把兵视为大事。部落、民族的形成依赖于战争;国家的成立、疆域的确定依赖于战争。阶级出现。国家产生之后,战争的地位尤为突显。从殷商时代出现的甲骨文中的"國"字古体,初书作“或”,从“戈”、“口”、“一”,即武器、人口、地理,以武力保卫人口和疆域之义。所谓"国之大事,在把与戎。“古者先振兵释族,然后封禅。”祭祀天地与征服自然求得丰收的“生养”紧密相关;进行战争与征服他族求得生存的“武卫”紧密相关,所以“把与戎”是“国之大事”,对于这样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当然要问卜、预测了。“祀与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人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
春秋时代,人们把战争视为“国之大事”,说明了人们对战争的意义、作用的认识前进了一步,有了新的飞跃和升华。随着历史的发展,战争的扩大,认识的深化,在春秋未年,社会形态急剧变动的社会实践中,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吸取了其先行者的军事思想,总结了前代和当代的战争经验,写成了《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圣典”。这部著作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武本人被古今中外兵家。学者公认为“百世兵家之师”。在《孙子》这部光辉的兵学著作中,开宗明义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人民的死生,国家的存亡,所以必须要慎重地考虑,认真地对待。孙子正是在慎察、详察。深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的军事谋略、战争观点、指挥艺术等战略策略思想。孙子的“兵”为“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的军事思想,既明确地肯定了战争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又深刻他说明了人们应当如何认真地研究战争、对待战争。这是对以前军事思想的科学总结,它对后世的军事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为历代兵家所推重、援引。
由于兵为“国之大事”,所以诸家皆言兵、察兵,总观先秦诸家,没有不察兵者。“兵家”言兵。察兵,本是题中之义,思想主旨,自不待言;“儒家”孔子、孟子、苟子言兵,为人知见,苟子还有专门的兵学著作《议兵》等;“道家”老子、庄子也尝言兵,《老子》一书被人视为“兵书”,并为历代“言兵者师之”;“墨家”墨子主“兼爱”、“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其《城守各篇》则是“皆兵家言”;“法家”商鞅、韩非更是言兵、察兵,《商君书》的《战法》、《立本》、《兵守》等篇,直是兵学著作,韩非的“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更为精论;“名家”邓析、尹文也尝言兵,邓析的“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庙算千里,帷幄之奇;百战百胜,黄帝之师”,尹文的“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禁暴息兵,救世之斗,此人君之德,可以为主矣”,并推尊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之策略,可谓言兵、知兵;“阴阳家”以阴阳变化来“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以解释宇宙万物是阴阳两种对立矛盾相互盈缩、消长的结果,此为兵家所龋葫用,而形成兵阴阳家,于此可见阴阳家言兵之理;“杂家”著作《吕氏春秋》,虽兼采各家,但言兵者亦在其中,其《荡兵》(一作《用兵》)、《振乱》、《禁塞》、《怀宠》等篇,则是兵学著作。干此说来,先秦诸子百家都在言兵、察兵、知兵、谋兵。
如果我们全面,精心研究,仔细查找,则会发现,在先秦的典籍中,不仅子朽中言兵。察兵、知兵、谋兵,而且在经史诸书中,亦大量言兵、论兵、察兵、知兵,《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国语》、《战国策》等等,无一不言兵、察秦汉以降,言兵者日多,兵学著作宏富,经、史、子、集言兵,政书、方志、类书、笔记杂著、诗词歌赋等,亦言兵,真可谓兵书即群书了。
到了宋代,言兵者更为活跃,论兵著作更为十富。许多有识之士,面对国家内忧外患之势,出于优国忧民的使命感和修齐治平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喜论兵,乐从戎,勇出征,故军事思想在宋儒思想中居突出地位,而使中国传统兵学在宋代达到日臻完善、成熟的境界。李靓的兵论,尤为卓著。李觏继承了兵为“国之大事”的思想,不仅主张“有兵”,而且强调“足兵”。
他说:兵者,国之大事,人知之矣。然先王足兵而未尝有兵,后世有兵而尝足矣。何以言之?士不特选,皆吾民也;将不改置,皆吾吏也。有事刚驱之于行阵,事已则归之于田里。无招收之烦而数不阀,无禀给之费而食自饱。故曰:“先王足兵而未尝有兵也。”垒壁以聚之,仓库以生之,群眠类坐而不使补死填亡之不暇。故曰:“后世有兵而未尝足兵”也。李觏以《周礼》的《校壕徒》和《夏官序》的军制为据,古代军队实行"什伍相连",将万民组织起来,有战争则出击应战,战争结束则返回田里,实行这种“兵农合一”之策,既无招兵之烦,又无禀给之费,表面看未“未尝有兵”,究其实际则是“足兵”。这就是“先王足兵而未尝有兵”。后世则是兵农分离,壁垒分明,坐吃皇粮,死亡不补,表面看来“有兵”,究其实际则是“未尝足兵”,这就是“后世有兵而未尝足兵”。李觏认为,依《周礼》之制建军,不仅可以“足食”、“足兵”,而且可以做到富国、强兵。所以他称赞:“管仲相齐恒公作内政而寓军令焉,故卒伍定乎里而军政成乎郊。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生同优,祸福共之。故夜战则其声相闻,昼战则其目相见,缓急足以相死。其教已成,外攘夷狄,内尊天子,以安诸夏。然则乡军之法,固尝试矣。善哉!”李觏针对北宋采取的调、领分离,将、兵分离,将、兵不识,内外相制的用军之弊,以古代的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办法为最好的办法,故称赞管仲“作内政而寓军令”,“卒伍定乎里而军政成乎郊”的建军制度。
李觏在肯定兵为国之大事,主张“足食”、“足兵”的同时,还提出“备兵”、“强兵”的思想主张,他认为,自古以来就有兵、尚兵,一个国家没有军队保卫是万万不行的,为此他提倡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保卫国家,并具体描述了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他在《强兵策》开宗明义就写道:兵之作,尚矣。黄帝、尧、舜以来,未之有改也。故国之于兵,犹鹰隼之于羽翼,虎豹之于爪牙也。羽翼不劲,鸷鸟不能以死尺鹤;爪牙不锐,猛兽不能以肉食;兵不强,圣人不能以制喝夫矣。军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如同鹰隼之羽翼,虎豹之爪牙,没有强大的军队,不要说战胜强大的敌人,就连普通的褐夫,也不能制服。囚此,李觏极力主张“强兵”,并写出《强兵策十首》,陈述他的“强兵”之策。
李觏指出,要想“强兵”,就要“备兵”,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李觏的“备兵”,既包括战争兵力。武力储备,又包括粮食蓄积、物资财力储备。他把"备兵"与发展生产、蓄积粮物结合起来,即把“备战”与“备荒”结合起来。把“强兵”与“富国”结合起来。他说:水旱之忧,圣王所不免,尧、汤之事,贤愚尝共闻也。故君人者,务多蓄积,以为之备。计国用之余,随便蓄积,以须乏网。故时可灾,物可夭,苗可槁,地可赤,而人不可饥也。乒有储,边有备,则回之幸矣,吏之能矣,元元之民自为之而已矣。李觏深知,有备才能无患,天下太平之时,不要高枕无忧,忘乎忧患,因为忘战者必危亡,所以要在太平之时不忘武备,在太平之世不忘备乱。李觏的“武备”。“备乱”思想,与其“怜民”、“爱民”思想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治之民思乱,乱之民思治。何也?生无事之时,身安而意侈。刑弛矣,急之则惊;敛轻矣,加之则怨。力未尝斗,自谓勇;心未尝谋,自谓智。知兵之利而未见兵之害,小不得意则欲翼而飞矣。故曰:治之民思乱也。处多难之世,城者不肆,野者不稼,强者僵于战,弱者毙于饿,父母妻子劫束屠脍,然后见兵之害而不获兵之利。幸而有主,则将雨其槁矣。故曰:乱之民思治也。李觏以国之治乱、兵之利害的辩证关系,说明治之民思乱,乱之民思治的道理,告诉当权者要在无事之时而思有事,处多难之世而思救民。一句话,就是要“备乱”、“武备”。所以说:“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庙算何时胜,人生到处难。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只有盱江守,怜民不爱官。”于中可见,李觏的重兵、备乱、武备思想,与治政、富国、爱民思想,是紧密相联系的,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