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引子 漫话浙江梗概 数说仙都风光
    引子沧海桑田,漫话浙江梗概。奇峰异景,数说仙都风光
    前清的时候,中国一共分为十八个行省。
    当时所谓的“一十八行省”,指的只是中国内地的行省,即: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安徽。这“一十八省”,每省设有巡抚和提督②各一人,分掌行政和军事;每两省或三省又设总督③一人,统揽军政大权。此外,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新疆等边远地区,或设将军④、副都统⑤以统辖军政大权,或设盟长以管理民族事务。
    巡抚明清时代的官名。明以前没有巡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遣皇太子朱标(朱标死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传位给朱标次子朱允炆,是为建文皇帝)巡抚陕西,是为巡抚之始,但非专职。到洪熙元年(1425)才有了专职的浙江巡抚。清代以巡抚作为省级地方政府的最高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民政以及关税、漕政、学政等,是从二品地方官。因巡抚一般都兼兵部侍郎衔,所以也称“抚军”又因巡抚往往兼都御史或副都御史,所以也称“抚院”。
    ②提督清代在重要省份设提督,是武职从一品地方官,专门主管一省的军务,统辖全省各镇总兵。不设提督的省份,由巡抚兼任。
    ③总督清代每二省或三省设总督一人,主管军政吏治,是正二品地方官,加尚书的则为从一品。
    ④将军清代在全国共设将军十三人,为武职从一品地方官。
    ⑤副都统八旗兵每旗设副都统二人,为武职正二品地方官。
    光绪四年(1878),改新疆为行省;光绪末年,又撤消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地的将军,设巡抚,改称行省。这样,就从清初的一十八行省变成二十二行省了。
    在这二十二个行省中,以浙江省的地方为最小,面积只有新疆省的十六分之一,但是人口稠密,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文化发达,自古以来就是出才子和美女的地方。
    浙江省原是春秋时代越国的领地,元明清置省,即以“浙江”命名。浙江古名“渐水”,因为它曲折多湾,所以叫作“折江”,加上“三点水”,就成了“浙江”;又因为它像一个“之”字,也被称为“之江”;由于风浪险恶,更有“罗刹江”之称。
    浙江的上游,共有两个发源地:北边一条水清,叫做“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的歙(shè设)县和黟(yī衣)县,由六条小溪汇合而成;南面一条水浊,叫做“兰江”,也叫“兰溪”,上游又叫“衢(qú渠)江”,发源于浙南与江西、福建相毗(pí皮)连的石耳山、仙霞岭、九龙山等处。新安江和兰江在建德县的梅城镇附近汇合,从梅城往东北流到桐庐的一段叫“桐江”,流经富阳到杭州的一段叫“富春江”,流经钱塘县境至海口的一段叫“钱塘江”。
    钱塘江中,早先有两座山头突出水面:南面一座叫“龛(kān刊)山”,北面一座叫“赭(zhě者)山”。两山南北对峙(zhì雉)如门户,宽五十里,叫作“鳖子门”,江水由两山两岸之间分三路入海。潮汐为龛、赭二山所束,来势极为湍(tuān团阴平声)悍。每逢八月十五望日,午潮骤起,汹涌澎湃,有如千军呐喊,万马奔腾,席卷壁立,蔚为奇观。乾隆年间,由于南路水道淤积,水势北趋,改由赭山与北岸之间入海。两山之间及龛山与南岸之间的水道,从此逐渐淤塞干涸(hé合),居民筑圩(wéi围)排水,种上了庄稼,变成了良田——这就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沧海桑田,风云变幻。
    小小的浙江省,在清代一共有十一个府,七十五个县。这十一个府,可因浙江的上下游分为上八府和下三府两大块。下三府杭州、嘉兴、湖州一带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沃野千里,物产丰富,米麦棉麻,布匹丝绸,应有尽有,而且交通方便,文化开通,民风机智,称得上是一个上好的去处。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不错。上八府中的宁波、绍兴、金华、衢州、严州五府,地处浙江省中部,或滨海口,或沿江河,山不太高,水不太急,既无穷山恶水之害,也无风急浪险之忧,虽然比不上杭嘉湖那样繁华,却也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智水仁山,民风敦厚,天时地利,堪称中游。上八府中的台(tāi胎)州、温州、处州三府,地处浙南山区,武夷山脉的分支括苍山脉从福建迤逦(yǐlǐ以里)而来,仙霞岭以北,山峦起伏,重嶂叠翠,溪流山涧,纵横交错,山明水秀,风景如画。那天台(tāi胎)山、雁荡山、仙都山等处的浙南秀色,奇峰异景,别具一格,远近闻名。每年春秋二季,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是总因交通不便,文化闭塞,比较起来,显得乡风古朴,民风强悍。这三处地方,除台、温二州滨海临江,能从水上寻找一些出息之外,处州府所属各县,地处浙闽交界,山高水浅,地少人多,却是个比较贫苦的山区。虽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怎奈人民处于封建统治之下,贫富悬殊:富者良田千顷,屋宇鳞次栉(zhì志)比;穷者两手空空,身无立锥之地。多少富豪显贵人家,身不动,膀不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坐享其成,但却腰金衣紫,婢仆成群,娇妻美妾,左拥右抱,收租放债,盘剥百姓。更有那趋炎附势的缙绅,勾结官府,横行乡里,鱼肉村民。至于那一班黎民百姓、穷酸措大,终日劳累,骨折筋酥,不分白天黑夜,顶着烈日狂风,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终日操劳,能有几家能保布衣淡饭,不愁饥寒?又有几家能保不被敲诈勒索,不受欺压凌辱呢?
    温州,可以说是浙南地区文化最开通、工商业最发达、市井最繁华的城市了。光绪二年,温州辟为商埠,不时有外洋船舶在此停泊靠岸,上下货物,跟洋人的往来也就日见频繁起来。
    光绪元年乙亥(1875),英国驻华公使馆书记马嘉理(A.R.Margary)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领了“三四名官员”由缅甸进入云南“游历”的护照,由上海经汉口、湖南、贵州、云南到缅甸的八莫,又从八莫领了一支近二百人的武装返回云南。这支以“游历”为掩护的行旅,实际上是一支武装探路队,为英帝侵略中国寻找新的途径。经过长期战乱的云南边地居民,对帝国主义的面目早有认识,于是对这支武装侵略军的入侵奋起抗击。2月21日,这个披着外交官外衣的帝国主义分子,终于在腾越(今云南腾冲)蛮充附近被当地居民所击毙,从此阻止了这支侵略军继续前进。这就是所谓的“云南事件”或“滇案”。为此,英国公使威妥玛(T.F.Wade)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温州海路往北可通宁波、上海、青岛;往南可通福州、厦门、台湾。本地出产的雨伞、皮革,内地运来的桐油、布匹、茶叶、生丝、棉麻、药材之类,都要在这里集散,远销外地。
    从温州乘木船溯瓯江而上,经过以盛产石雕闻名的刘伯温的故乡青田县,可以直达处州府的府治所在地丽(lí离)水县。这里是从南面龙泉县流来的龙泉溪、从西面遂昌县流来的松阳溪和打北面缙云县流来的恶溪汇合之处。瓯江的这一段,水势开始平稳,因此名为丽水,是丽水县命名的由来。借题大做文章,下旗退出北京到烟台,并下令英国东洋舰队开进直隶湾,以武力相要挟。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烟台与威妥玛会谈。光绪二年丙子七月二十六日(1876年9月13日)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开宜昌、芜湖、温州、广东北海、重庆为通商口岸。
    从丽水县再溯流北上,是一条浅水清溪,因为旱季水浅流急,而每逢雨季,溪水湍流险阻,经常泛滥成灾,因此自古名为“恶溪”。缙云县第一任县令李阳冰②所写的《恶溪铭》中说:“天作巨堑,险于东南。岌丘㘚(hǎn喊)呀,苍山黑潭。殷云填填,怒虎甝甝(hán含)。一道白日,四时青岚,鸟不敢飞,猿不得下。舟人耸棹(zhào兆),行子夹马。知雄守雌,为天下蹊。烜(xuān宣)赫如此,人将畏之。水德至柔,狎侮而死。畏而亦死,宁敢放彼。”
    ②李阳冰——唐赵州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字少温,乾元元年(唐肃宗李亨年号,公元758年)出任缙云县县令,后迁当涂县令,是李白的从叔,也是李白诗集的第一个编纂者,篆书与李斯齐名,缙云县境有其摩崖石刻多处。
    相传恶溪中多水怪,几乎每隔十一年,总要发一次大水,山洪暴发,沿岸的田地房屋,每每被它冲毁。恶溪全长仅一百四五十里,但其间有五十九个濑(lài赖)、七十个滩,行船极为困难,除竹簰和渡船之外,一般不通舟楫(jí急)。盛唐诗人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诗》②中描绘恶溪之恶,就有这样的诗句:“远寻恶溪去,不惮恶溪恶。③咆哮七十滩,水石相喷薄。路创李北海④,岩开谢康乐⑤。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此外明朝末年的古文大家王思任⑥的名文《恶溪行》,开宗明义第一句就说:“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汗也。”足见行船泛舟之难,非比一般。
    见《唐书·地理志》:“处州东十里有恶溪,多水怪。”其实恶溪从丽水的东北方向流来直到丽水,“东十里有恶溪”的说法并不准确。又因为历代经过治理,水患减少,现在已经改名为“好溪”。
    ②魏万,后改名魏颢,唐代诗人,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与李白有深交。魏万曾因追寻李白路过缙云,后来找到了李白,叙述一路所见,李白写下了这首诗。
    ③这两句一作“却思恶溪去,宁惧恶溪恶”。
    ④李北海——指李阳冰;一说指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江都人,当过括州(今丽水地区)刺史。
    ⑤谢康乐——指诗人谢灵运,南朝宋阳夏人,是谢玄的嫡孙,袭康乐公世爵,曾被贬永嘉任太守,离开永嘉的时候,曾路过缙云并游仙都山,当地有以他命名的谢公岭,并建有谢公祠以资纪念。
    ⑥王思任——明末文学家,浙江山阴人,字季重,号遂东,又号谑庵,万历进士,累迁袁州(今江西宜春)推官、江西九江道按察司佥事。清兵攻破南京,鲁王监国,以王思任为吏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城破,绝食而死。有《百家论抄》十二卷及《王季重十种》行世。所著《惡溪行》一文,又名《小洋》,曾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由丽水县城沿恶溪上溯八十里,就到了处州府所属的缙云县县城。这是一座四面环山的山城,县治建在吏隐山之西与桂山之东小如弹丸的一片谷地之中,背翠微山而面水,为恶溪所东西横贯,隔溪南岸有金紫山矗立。金紫山又名“横山”,因其状如屏障横陈县南,当地人通称“面前山”。缙云自唐朝建县以来,即有城而无墙,有东、南、北三门而无西门,有东、南、西三乡而无北乡。实则缙云地域像一个加粗的Y字,东乡居县境东北面,以壶镇镇为中心,南乡居县境东南,以舒洪镇为中心,西乡居县境正西,以新建镇为中心,三乡成“品”字形鼎足而立。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全县人口约七万余众。这里地当金华与处州的要冲,又是从杭州、绍兴走旱路去温州的必经之道,但是山高路险,无舟车可通,每逢藩臬御史②巡视郡县,或是别处的郡守邑宰文武官员从此经过,每每肩舆连接,冠盖相望,远远看去,跟有钱人家的大出殡倒有几分相像。
    藩臬(niè聂)——藩指藩台,即布政使的俗称。明代于各省设布政使,管理全省的民政和财政。清代的布政使是总督和巡抚的属官。臬指臬台,即按察使的俗称,掌管一省的刑狱。
    ②御史——都察院的属官,专管监察弹劾内外官员的“言官”。
    缙云县地面,古属越国,隶会(kuài快)稽郡,唐初为栝苍③、婺州④二郡的辖地。缙云初次建县于武德⑤四年(621),属丽州(今永康市),到武德八年,又废丽州和缙云县,仍并入永康县。万岁封登⑥元年(696),分栝苍县东北部和永康县的南部地区建缙云县,属栝州管辖。现在一般都以万岁封登元年作为缙云县建县之始。
    ③栝(guā刮)苍——也叫“栝州”,古代此处山上多栝木,因此山名栝苍,州以山名。不知何年“栝苍”讹为“括苍”,唐大历十四年(779)因避德宗李适(音kuò括)讳,改名处州,可见“栝”“括”之误,早在唐代即已形成,现在则连“栝苍山”也误为“括苍山”了。
    ④婺(wù务)州——后改名金华府,相当于今金华地区。
    ⑤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公元618-626年。
    ⑥万岁封登——周则天皇帝武曌的年号,公元696年。
    缙云县山多地少,土脊民贫,向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谣。居民虽然勤劳耐苦,但是人口众多,为了生计,外出投军吃粮的,当隶役驿卒的,做小本经营的,遍布他乡外地。
    说起这条恶溪来,也实在可恶:全中国的大半江河,不是由西向东,就是由北向南;但是横贯缙云县城的这条恶溪,却偏偏与众不同:竟然由东门外悠悠而来,往西缓缓流去,把一个小小的县城,一分为二。恶溪两岸之间,距离宽窄不一:宽阔的地方,连河滩都算上,有达百丈开外的,比全国闻名的淮河、海河都宽;而在县城内的一段,由于南岸是高山,北岸是房舍,河道最窄处,不过二十丈左右,但也比世界闻名的大运河还要宽些。
    清代以前,恶溪上没有大桥,包括县城在内,两岸交通,只由一些高出水面不多、宽仅二三尺的石板小桥相连接。每逢雨季,水位稍稍升高,激流就会漫过桥面,湍湍而泄,宛如瀑布。只要水面不高于桥面太多,当地土著乡民大都敢于涉水而行,而那些城里或外地来的人,站在桥头,眼看着滚滚浊流奔腾而去,不免头晕目眩,心惊肉跳,再也不敢伸腿儿。遇有急事非过河办理不可的时候,那就非出钱雇人“背过河”不可了。因此,每逢涨水的日子,经常有几个穷家小伙子,穿着草鞋,卷着裤腿儿,伫守在桥头,专门以背人过河来赚几个钱贴补家用。——在这种场合,不论是羞人答答的闺阁千金,还是守寡多年从不与男人碰一碰的贞节烈女,就都会不以为意,大大方方地趴在这些男人的背上,闭着眼睛,耳听着万马奔腾一般的流水声,把自己的生死命运完全托付给身下这位从不相识的陌生男人。
    出缙云东门,再溯恶溪而上,行十七八里,就进入浙南著名的风景区:仙都山。
    仙都山,是道家所谓“三十六洞天”中的祈仙第二十九洞天,唐以前原名缙云山②,唐天宝③七年(748),本州刺史苗奉倩为了借重瑞祥以粉饰太平盛世,上表朝廷申奏亲见缙云山上有五色彩云笼罩,并有“仙乐殷殷,响彻林樾”,可见这里是“仙人荟萃之都”云云。唐明皇李隆基看到了表章,认为这是瑞祚(zuò作)吉祥之兆,一喜之下,下旨敕改缙云山为“仙都山”,并亲书“仙都”二字,从此相沿至今。
    三十六洞天——道家把我国三十六处胜迹称为“三十六洞天”,见《茅君内传》:“大天之内,有地之洞天三十六所,乃真仙所居。”
    ②缙云山——见《隋书·地理志》:“栝苍有缙云山。”
    ③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6年。
    仙都山,志称“广三百里”,那是指整座括苍山脉而说的④。括苍山,原名“栝苍山”,因山上多栝木而得名,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开始讹作“括苍”,从此以讹传讹,居然沿用至今,不再更正了。括苍山主峰有二,其一名米筛浪,又名“天鼻山”、“真隐山”,在临海县西四十里、仙居县东五十里的两县交界处,早先记录的高度为海拔1415.9米,号称浙南第一高峰⑤,后经国家测绘局实测,正确高度为海拔1382米;其二名海临尖,当地土名“赫灵尖”,高度为海拔1196米,在缙云县东北七十里前路乡境内与仙居县交界处的苍岭上。缙云人所说的括苍山,大都指的是这座山。山上有小桃源、雁门山、龟山、珏峰、百丈岩、虎踏岩、老鹰岩、天仓洞、阮客洞等名胜。苍岭自唐代至清代一直是从金华、永康到仙居、临海的孔道,用石板砌成的盘山驿道,至今依然完好。形势极为险要的“缙东锁钥”东平寨,就在苍岭山上。据县志记载: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1557)五月,倭寇数千人,自台州登岸,破黄岩,劫仙居,逼近缙云地界,都御史阮鄂亲率大军万余人屯兵在东平寨上拒守,倭寇无法入境,缙云县方才免遭洗劫。至今山上仍留有阮鄂所筑的将台,供后人纪念凭吊。
    ④道书《名山图记》中说:括苍山是成德第十洞天,高一万六千丈,广三百里,有一万八千奇峰,一百三十六条溪流。佛道两家的信口开河,于兹可见一斑。
    ⑤在缙云县南乡境内的大洋山,经实测为海拔1500米,比米筛浪高118米。
    都御史清代的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关,主管称为左都御史,满汉各一人,是从一品京官;右副都御史则是巡抚、总督的兼衔,不设专员。主要任务除监察政治得失、民生利弊、官员政绩外,凡有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共同审断,并监察各级考试等。
    仙都山,只不过是括苍山脉千峰万壑中的一峦,往多里说,方圆也不过三十里左右。但就在这小小一片土地上,山环水抱,奇峰怪石,演化成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和美妙秀丽的风光景致,仅见于志籍的,就有七十二奇峰,二十九名洞,十八处古迹,共合景点一百一十九处之多。成为古往今来风骚雅士文人墨客游山玩水的地方和吟咏挥洒的常葫。直到今天,留存在山崖上的题咏刻石,不知道有多多少少!
    仙都风景中最著名的有两处:一处是四面脱空拔地而起的大小石笋,大石笋高达170.8米,为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最高石笋,因其顶上呈凹形,状如古鼎,且雨季积水,因此又名鼎湖,相传是黄帝轩辕氏炼丹并白日飞升的地方,旁边有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皇帝祠宇”,并由书法与李斯齐名的李阳冰篆书刻石。另一处也是由李阳冰篆书刻石的“倪翁洞”。“倪翁”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思想家、经济学家计倪。计倪又名计然,本姓辛,晋国蔡丘濮上人,是老子(李聃)的弟子、范蠡的老师,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尤长计算。晋国亡后,任越国大夫,助勾践图强复国。《史记》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益”。计倪助越灭吴以后,因深知勾践非共事之君,与范蠡相偕离去,授范蠡经商致富之策,而其本人则隐居在缙云仙都山,山中人不知其姓名,称其为“倪翁”。
    仙都山的每一处胜景,都有一个甚至好几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千百年来,口耳相传,几乎每一个当地的大人、孩子,都能够滔滔不绝地详说细讲,曲折复杂,委婉而动听。在这些简短而饶有趣味神话传说中,凝结着多少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出多么丰富绚丽的想象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啊。
    我这部书,讲的是一个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发生在缙云县恶溪两岸官绅勾结、官逼民反的历史故事。为便于外县、外省的读者,因此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浙江省的概况和缙云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风土人情等等。关于仙都山迷人的景色和动人的传说,则在正文中穿插叙述,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1994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确认仙都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读者看了本书之后,如果激发了您对仙都胜景的兴趣,不妨到这里来亲历一番。好在现在有公路、铁路直达,交通非常方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