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改错字~~ “阿华!你又磨磨蹭蹭什么!还不快给你大弟和二弟先去盛碗饭!”
声大如牛的妇人吼叫清晰地传来,而在厨房忙着添柴烧菜的阿华听闻则赶紧手脚麻利的用粗碗盛上满满的喷香白米,快步走去主屋的饭厅里。
等着最后一个菜汤做好也被阿华端上了桌,她这才松口气,但见着她大伯大娘正哄着两个弟弟吃饭,也不敢落座,只又回那做饭的厨房就着昨天剩下的一点剩菜冷饭填肚子。
在厨房,阿华只听主屋里一会是她大弟闲饭菜素净,一会又是她大娘好言的哄劝,吵吵闹闹等近小半个时辰才渐渐消了声音。她估摸着也吃得差不多了,这才又进的主屋去收拾碗碟,中间自是被她大娘好一番训斥,嫌她手脚不勤快。
她见此也只能忍声吞气不敢反驳,想着她就做个哑巴,骂不还口总归能少吃点苦头,不然少不得又是被她这个大娘找着法子打上一顿。
好不容易她洗好碗把炉灶一应物甚也收拾好,见她大娘大伯再没吩咐什么,就赶回自己住的柴房洗起满满一盆的衣服来。阿华想她手脚快些,晚上还能早睡会,不然,明天半夜起来上山砍柴可没精神。
只是她衣服还没洗完一半,便又听到不远处主屋里她大娘又开始叫唤她,等她进屋才知道是她大弟二弟屋里的夜壶满了,她立马端着夜壶就去屋外清理干净复又放回房里,然后又把她大伯大娘屋里的夜壶也清理干净,这才回去继续洗衣服。
如此忙忙碌碌直到月挂中天,她才算是把手里的活都做完,等着在柴房里架好床铺被褥,阿华一躺下就再也爬不起来。
虽然她真的很累,可是从柴房唯一的小窗口看见外面夜空的月亮却是怎么也无法入睡,脑子里纷乱异常。
九岁以前她还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那时她爹娘都在,家里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殷实,每逢过年过节也是鸡鸭满桌,新衣件件。而她爹娘就她一个女儿,最是宝贝。从不叫她受半点委屈,若是因着她哭上一回,具是都心疼得不得了来哄她。
她爹是个教书先生,有些学问,但却不是个只知之乎者也的书呆子,为人很是风趣,在她面前也不摆严父脸,总是得空就偷偷带她去上山下河游玩。而她娘则是个大大的美人,以前也是个官家小姐,但后来家道中落,便跟着她爹,做个书生夫人。却也两人琴瑟和鸣,好不恩爱。
以前他爹娘都以为她小不懂事便不怎么顾及言谈,所以她才能知道自己娘的身世,还知道他爹是曾入赘过,但自从她娘家里败了后,就两人单独过活。
可等到她九岁那年,他爹因染上风寒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去了。剩下她和她娘相依为命,但孤女寡母哪有什么好下场,她大伯大娘一家早就盯上她们家,所以更是时时找借口上门打秋风,还因他爹曾经入赘,便说算不得包家人要把她和她娘赶出家门。这般下来没过一年她娘也被活活气死,只落得她一个人。
如此,更是如了大伯大娘的愿,借口要抚养她光明正大的霸占了她家,不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拿走,就是那房屋也卖给他人得了不少银两。
接她到他们家里也是当个使唤丫头来用,还频频找茬时时打骂,真是连条看门狗都不如。
若她真是个什么都不懂得小丫头也罢了,不过是认命而已。可偏偏她不是,自她四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便渐渐发现自己与旁的孩童不一样,晚上时时会做些怪梦,经常在梦里成了另一个女子过着翻天覆地的生活。
梦里,有奇怪的带轮铁车,有高的让人惊叹的楼阁,有穿着奇怪的男男女女,还有许多她从没见过的新奇事物。而她也因这怪梦渐渐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到底是她爹娘的手心宝华儿还是年已二十八的已婚妇人?
这般情形直到现下才好起来,而她也明白了自己到底是谁。
她原来上辈子是个后世女子,死后又重新投胎转世,到了这宋朝。只是出生后就忘了前世的事情,若不是四岁那年病的快被烧死,也不会慢慢想起前世的一切。
可如今想起来也只让她心里更添痛楚,两世父母都已离她远去,现如今她一个孤女寄人篱下,能有什么好日子。她今年已经十一岁,说不得再过上不久就要被她那狠心的大伯大娘为着钱财嫁出去。可她却反抗不了,这里不是后世,没有什么人权至上的说法。何况她一个未及笄的十一岁小丫头能干的什么?光是单独一人出逃不是被饿死就要被拐骗,何况她又能逃到哪里?没的人庇护也不过出狼口入虎穴罢了。
但是,她确实不甘心,好不容易再世为人,就真的要十三四时嫁个不知模样秉性的男人,早早生子为着生计或是男人的宠爱算计一辈子吗?甚至到死都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被别人一直摆布?何况,现在已是宋绍熙年间,虽未兵荒马乱但也不安稳,蒙金宋各自对抗,等再过上十几年金国便要灭了,那时战乱又起,她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性命。所以现下留在大伯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
心中到底不会甘愿而已。
阿华想着这些,又看看夜空的月亮,终是闭上眼睛休息起来。不管她现在想的是什么,明天都还要早起,就算是谋划着出逃或是为自己找后路,总归也要挨到那时才好。不然,以后连着饭都吃不上,人也没力气,还能做什么?
这日阿华正在把山上拾来的柴火码好,准备熬粥做早饭,却突然听到她那前几日就有些古怪的大娘故意压着嗓子叫了她一声,没了往日的粗声粗气,只是她却眉头紧皱明白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想来不是为着钱财给她订了人家就是要卖了她了。
果然,她才一进的主屋,便见她大伯大娘都在,两个弟弟却没了人影,而她大娘脸上挂笑的就说道:“阿华啊,来来来,快坐下。”说话间就起身把她带到平日吃饭的桌旁,一把将她按在板凳上,随之在她身旁也坐了下来。
“阿华啊,你爹娘死的早,如今你也十一是个大姑娘了,我们也不能委屈了你。哎,你也知道大伯大娘家里的情形,比不得你娘家里,只是我和你大伯再穷再苦也要给你找户好人家的,总比留在这里吃苦受累的好!”
阿华只见着她大娘如此做派就知道没好事,十有八九是要把她给卖了,可现在她还不了解情况,所以先听完为好,便不开口只做乖顺状。
阿华的大娘见此,便笑意更甚的接着道:“阿华啊,你大伯给你找了户好人家,离咱这也不远,就隔了一个县,是上虞县蒋家村的蒋老爷家,这蒋老爷可是他们村的首富,家里田地无数,那是……”
“大娘,你要让我给蒋老爷做妾吗?”阿华终是没忍住插口道,脸上虽还是那副乖巧的模样,但被饭桌遮掩的左手已经握的死紧。
“哎呦!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你大伯和大娘能让你给人家做妾!你爹好歹也是个书生,你娘以前更是个官家小姐!咱祖上也都是清清白白的好人家,就是再穷也不会把你许给别人做小妾呀!呵呵,是人家蒋太太托人来为她家公子说项的,他家公子今年十三,比你大着两岁,人家蒋太太见着咱家身世清白,这才瞧上你了。你可别不知好歹!何况也不是让你现在就嫁过去,只是先在那家里伺候两年,等着你及笄了再正式办婚事。到时候你可就是正正经经的蒋家少夫人了。”阿华的大娘本来说到一半被打断就有些不快,要是平时少不的又是一顿打,但想着要到手的银两,便又眉开眼笑再不计较。
少夫人?呵!有这样的好事?不是那家公子是个傻子就是身体有残,否则怎么会轮到她,阿华听了她大娘的一番说辞,心中便有了底,也明白这主意定是她大伯出的,她这个大娘虽然尖酸刻薄,为人又斤斤计较,但还不会有这样的脑子,而且她大娘平时都在家里连去县上的集市都少,怎么会有门路。只怕这次她真能卖上个好价钱!
阿华的大娘见自己说完,她这个侄女也没再问话,就想着事情怕是成了,又想着一个小丫头没见过什么世面好哄得很,到时候进了那蒋家门就算再不愿也由不得她,便笑着又道:“你呀,就放心吧,你大伯和大娘还能害你不成。等你以后做了蒋家少夫人可要记得你大弟和二弟,有空多多扶照。”说完此话阿华的大娘一转头就给自己汉子使了个眼色,又一把拉起阿华带着进内屋,竟亲自为阿华梳洗打扮起来。
等着阿华被她大娘收拾好,出的内屋便见着一个脸上涂脂抹粉的浓妆妇人伺候着一位穿着藕香色长褂,淡蓝色绣花百褶裙的中年女子坐在外屋的上座,脸上嫌弃和不耐的神色十分明显。而她大伯则不再,想是要为了避嫌。
“给管家夫人问好!管家夫人您看看我家阿华,这摸样这身段,虽然我这大侄女爹娘去的早,但可是正正经经的好人家,身世清白的很!阿华她娘以前还是个官家小姐呢!”阿华的大娘一见那买主已经在屋里候着了,立马就把打扮好的阿华往管家夫人跟前一推,讨好的笑说着。
那管家夫人见此脸上更是不耐,但还是勉强点点头这才仔细看起阿华来,她见站着的小丫头梳了个双髻头,身上穿一套半新的淡绿色半袖小褂加同色的绣花枝罗裙,但衣服看起来有些小,紧裹在身上,脚上却是双看不出颜色的旧布鞋,很是不搭。脸上却也白净,但五官生得极好,大大的有些上挑的杏眼,高鼻小嘴,长大了定是个美人。
管家夫人看完了对着自己身边的那个浓妆妇人一点头也不说话,但屋里的人都明白这是看中了。
那浓妆妇人一见立马眉开眼笑的便道:“包家媳妇,我们管家太太看中你家大侄女啦,要是没其他交待那便签契约吧。我们太太今天还要赶着回府里,还是早早处理好为妙。”说着便从怀里拿出一份写满字体的白纸文书放到手边的桌上,又拿出一只包好笔头的毛笔和一小盒朱砂后接着又道:“包家媳妇你来看看这契约吧,要是有什么不合意的,咱再改便是。”
阿华的大娘其实根本就不识字,但还是装个模样拉着阿华凑到桌前看起那契约来。而阿华却是识字的,别说前世就认的繁体字,就是几年前他爹娘也都为她开过蒙,所以她一眼就看清了内容。那根本就是张死契,要以五十两银子买她一辈子,生死都由蒋家人说的算。
“这丫头大名叫什么?”那浓妆妇人等眼前两人扫上几眼的工夫便开口问道。
阿华一听那妇人问话,立马先一步答道:“我爹娘给我取名叫阿华,包阿华。”
浓妆妇人见阿华答话也不在意,只提笔在那契约的姓名处添上包阿华三字,便搁笔叫阿华上前按手印。等阿华按好后就笑脸把契约递给身边的管家夫人,那管家夫人只看了一眼就把契约放进怀里收好,立刻起身要带人离开了。
阿华见此,马上往那管家夫人眼前一跪,就脸带小心的道:“夫人,阿华能去屋里把娘留给阿华的荷包带上吗?那是娘唯一留给阿华的东西了。”
“赶紧去拿!”管家夫人只不耐的道了一句,就被浓妆夫人扶着出了屋子,头也不回的走了。
阿华听了这话也不管她大娘,起身就跑回自己住的柴房,从屋角的土堆里挖出一个做工精致的红色荷包,然后从那荷包里拿出一件被软绸包着的小物件快速藏进自己亵裤里,然后才把荷包放进怀里出了柴房。
等到阿华到了院外上的那停着的马车,乖巧的坐在管家夫人身边,心里才暗暗舒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