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朝会,长孙无忌没有回到府邸,而是转道去了曲江。他坐在曲江长亭边,不一会儿长安令裴行俭与褚遂良也乘车而来。“让老大人久等了。”长孙无忌的仆从摆下酒菜。“请。”
“大人请。”
“陛下一意孤行要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无奈的看着凭栏外潇潇雨歇。
“陛下要立武昭仪为皇后,臣以为从此国家的祸乱必定由此开始。”裴行俭恳切的说。
“大人,此事万万不可。臣想要全力劝说陛下放弃此事。”褚遂良也说,“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不怕陛下不有所顾忌。”
“好!明日早朝我们全力反对。看陛下如何收场!”长孙无忌知道阿奴(李治)个性儒弱,不怕他不屈服。三个人相谈甚欢,不想隔墙有耳。袁公瑜就在曲江长亭不远处披着斗笠钓鱼,斜风细雨不须归。
长安朱雀大街荣国夫人府,袁公瑜骑着马疾驰而来。“快去通报。”“请袁大人!”荣府的小厮走出来迎接。袁公瑜快步走进去。荣国夫人杨氏一身华贵的坐在厅堂里等候。
“禀报荣国夫人,裴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他们正在密谋一致反对武昭仪立皇后。”袁公瑜一边行礼一边说。“果有此事。”杨氏处乱不惊,“老身火速进宫见昭仪娘娘。”
武媚坐在暖香阁里认真地翻阅着《女则》。“先长孙皇后真不愧是一代贤后,一部《女则》足已传至天下;本宫也要以此效仿编一部《女诫》。”
“娘娘,老夫人来了。”翠蝶进来通报。
杨氏把袁公瑜的话告知武媚。“袁公瑜果然衷心。至于裴行俭乃一介武将,竟与那几个老臣勾结一起,本宫会给他一个该去的地方。”
夜晚,崔德顺不屑一顾的走进裴行俭府。“请裴大人接旨。”裴行俭一脸的惊愕:“陛下会有什么要紧的事呢?”他感到眼皮直跳。
“裴行俭被贬为(今新疆吐鲁番县西)西州长使。火速上任,不得有误。钦此。”
“谢陛下。”裴行俭直觉的迎头棒击。“陛下您一定要亲贤臣而远小人呢!否则,我大唐必乱。臣是衷心,可鉴日月。”
早晨,长孙无忌走在大明宫的御道上。“大人,请留步。”他回头一看是褚遂良来济韩瑗他们从后面赶来。“昨夜,裴大人忽遭陛下贬黜任西州长使了。”褚遂良有些着急的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陛下一意孤行;走吧。我们这些老臣只能是拼死一搏了。”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说。
“陛下有旨,召长孙无忌大人,李勣大人,于志宁大人,褚遂良大人进紫宸殿议事。”崔德顺出来宣旨。
“今日召集的人多为中宫要员,看来陛下的决议已经下定,违旨必定死亡。太尉是元舅,而司空(即是李勣)是功臣,不能使皇上有杀元舅和功臣的名声。我褚遂良出身于微薄,没有什么功劳,而得到了现在的职位,并且承受了先皇辅佐皇上的遗托,不拼死进行谏争,哪里还有面目到九泉去见先帝呢!?”褚遂良看着李勣,挽起袖子义正言辞的说着。
李勣突然面色惨白虚汗淋淋,“懋功(李勣的字)有病要告假,烦崔公公禀告陛下。”长孙无忌等人进入紫宸殿。
紫宸殿,李治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扫视这这帮重臣们,大殿里的空气显得十分的凝重。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他们各怀心事。长孙无忌还是那副泰然自若的神情,褚遂良则是正气凛然,仿佛正等着李治的挑战,只有于志宁沉默寡言仿佛想要置身事外。
李治思考了片刻说:“武昭仪贤良淑德,为朕生下皇子,朕想立她为中宫之主,爱卿以为如何?”李治想先发制人。
褚遂良见招拆招,说:“陛下,王皇后出身名门,先帝为皇上娶她为皇后。太宗皇帝临终前,拉着陛下的手对我们这些顾命大臣说:‘此乃朕之佳儿佳妇,现在朕要把他们托付给你们了。’因而没有大的变故,是不可以废黜的。”
长孙无忌说:“陛下,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关中豪强之族,人人羡慕不已,无不渴望与之结亲,为无上荣耀。就算皇室之女,论其高贵,也难于之匹敌。王皇后贤良淑德人人敬仰,虽然宫中传出一些谣言恶意攻击于她,那也只是些捕风捉影之事,并无确凿证据。老臣以为王皇后万万不可废黜。”长孙无忌又看看于志宁说:“于大人您也要当着陛下发表一下您的观点呢?”
褚遂良也说:“是也。于大人您就说说吧!”
于志宁低头不语。
李治看情形一时无法扭转,便说:“今日之事,改日再议,你们退下吧。”长孙无忌他们出了紫宸殿,李治心里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