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熹元年【189年】八月辛未日这一天,董卓感觉自己几乎达到了人生功业的顶点。
前天中午时分,满头大汗的名士许攸,以司隶校尉从事的身份闯入凉州军大营,气喘吁吁的向董卓传达了据说来自太傅袁隗的一封密信。密信上的措辞很简单,只在丝绢上写着这样几个字:
——京师有变,见信即刻上雒!十万火急!
这种极为强烈的语气,让董卓当场大吃了一惊。他一边下令,让最为亲信的“飞熊军”准备一人双马,以备奔行所用,一边随口盘问送信的许攸,京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结果,那个许攸如同董卓预料中的一般,故意语焉不详,只是一个劲的推说,是从太傅那儿传来的急令,其余一概不知。
只是,董卓心里早有上雒的想法,并不介意许攸的含糊其辞。对他来说,不管这封书信是真是假,都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自信的董卓相信,就凭他手中的三千飞熊军,只要进了雒阳城,就能有效的支持太傅袁隗掌控朝堂。而太傅袁隗看在他手下数万精锐的面子上,也必然会将足够的权柄交付给他,让他真正实现以武人的身份,参与大汉国策制定的愿望!
为了这个愿望,董卓带着飞熊军,一路狂奔,从渑池赶到雒阳城郊,只花了不到两天两夜的时间。虽然一路上倒毙的好马极多,但在听到西凉军的前锋发现疑是新“天子”和“陈留王”的两名少年儿童时,董卓不由得老怀大慰,感觉这两千匹好马的倒毙,都是值得的!
董卓还没有见过新天子。既然在路上相遇,他也就正好上前拜见一番。好给天子留下个好印象,以后在朝中也多少有些好处。
不料,少年天子见了董卓,根本就是不理不睬,让董卓的热脸贴了个冷。倒是一边只有八、九岁模样的陈留王,听到董卓自报姓名。颇为欣喜的上前来,问了一句:
“你是太后家的人吗?”
董卓听了这话,刚要否认,突然脑子里又想到了什么,反问了一句:
“请问,王爷说的是哪一位太后?是孝仁皇后【董太后】,还是孝灵思皇后【何太后】?”
问完这句话,董卓一眼瞥到年幼天子的脸色,越发显得阴沉起来。反倒是陈留王兴致勃勃的说道:
“当然是孝仁皇后啦!你又不姓何!”
其实董卓与已故的董太后之间。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想来也是,一个是冀州河间人,一个是凉州陇西人,两地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不过,既然陈留王问到了这一点,董卓也就似是而非的答了一句:
“臣与孝仁皇后向来少有联络,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这些……”
如果是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人,当然能听出董卓话语里隐含的否认意思。不过。谁让陈留王只有八、九岁呢?
如此一来,陈留王当然误以为董卓是董太后的亲戚。立刻高兴的说道:
“太好了!你既然是孝仁皇后家的,我就安心了。”
听到陈留王的话,董卓隐约间想起了某些宫闱秘闻。据说,这位陈留王似乎是从小在董太后的身边长大的,他对姓董的人有好感,还真是理所当然。不过。对于面前那位一言不发的天子来说,他好像应当不喜欢姓董的人吧?
董卓的猜测还真是没错。
年幼天子性子有些软弱,可并非智力有问题。由于天子刘辩身处的位置,自然对宫廷里的种种权谋阴暗处,都有所耳闻。
天子刘辩今年十四岁。正是后世人称“中二”1的年纪。所以,按照某些“中二”少年一根筋非此即彼的想法,凡是何太后一边的就是自己人,凡是非何太后一边的就是敌人。
董太后虽然是天子的亲祖母,却反对他当天子,所以是敌人。十常侍虽然有些不阴不阳,却是何太后身边的亲信,是自己人。眼前这个董卓,与杀了十常侍的人是一伙的,又姓董,自然属于敌人的范围了。
作为一个“中二”少年,对于自己的敌人,少年天子没有当场喊打喊杀,就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这还是多亏了少年天子性子偏软。故而,董卓受到天子的冷遇,那真是毫不出奇。
相比之下,天子对陈留王这个弟弟,还是很喜欢的。这个异母兄弟,少年天子高兴了可以逗一逗,不高兴了可以欺负一下,但是过一会儿,他又能与天子和好如初,实在是比身边的小宦官和小宫女们好玩多了。
虽然对天子莫名其妙的敌视有些郁闷,但董卓与活泼可爱的陈留王说了一会儿话,心情立刻变得好多了。
而且,不管如何,能够遇到流亡在外的天子,并将他保护回京,这就是大功一件。所谓“功高莫过于救驾”,不管目前还没有掌权的天子有什么意见,朝中重臣们对董卓的功劳,一定要有足够的封赏。要不然,朝廷可就要在天下人面前大失人望了。
否则的话,就算董卓在雒阳城内发起兵变,也是情有可原的。
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凉州军的大队兵马横冲直撞,一直来到雒阳城的大门处。董卓举目远望,但见一排排的华丽缁车整齐的列在两边。这些缁车,当然便是朝廷公卿大臣们的座驾。至于座驾的主人,正在前方列队相迎。
见到这番景象,董卓不敢托大,让亲卫将天子和陈留王扶在马上,走在最前列,自己落后一步,以免被人说他僭越了。
公卿队伍见到董卓大军的到来,也略微动了一下。接着,一个汉官走出公卿的队伍,昂然向天子迎来。董卓毕竟曾经在朝廷中厮混过一阵子,认识这位,却是担任“卫尉”的杨彪。
杨彪的出生不凡,是弘农杨氏的嫡子。弘农杨氏可不是普通世家,向来与汝南袁氏并称为大汉两大“四世三公”世家。杨彪的父亲杨赐,也是官至太尉。杨彪本人娶了袁氏的嫡女,在身份上丝毫不弱于袁绍。
如果不是弘农属于关西地界,在世家数量和学风上远远弱于关东,弘农杨氏的势力,绝不会弱于大汉第一豪门的汝南袁氏。
杨彪前来,先是拜见过天子和陈留王,接着就提出了他的真正目的。杨彪与董卓见过礼之后,直截了当的对董卓说道:
“公卿皆以为,外兵不宜入城。前将军,还请约束好自己的兵马,早些在城外安顿下来吧!”
这句话,让董卓的脸色一变。
董卓手下的三千飞熊军,由于要长途跋涉,所以将沉重的明光铠之类的负担都抛在军营里,只装备了简易的轻型皮甲和刀戟弓弩等必要装备。此刻,这些风尘仆仆的精英,由于劳累而显得颇为狼狈,卖相当然不佳。这样一来,未免让雒阳城内的公卿们,有些小看他们了。
董卓相信,如果自己的飞熊军是以盛装铁甲的模样,出现在这些公卿面前,他们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就说出让自己的大军呆在城外。
“这些话,是袁太傅说的吗?”
董卓原本在马下,客客气气的对待杨彪。听到杨彪的话之后,他也不回答,直接就反问了一句。
杨彪闻言,心中有些恼怒。不过,他也不会故意挑衅眼前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淡淡的说道:
“三公皆有此意,太傅也没有反对。”
“没有反对,也就是没有赞成咯?”
董卓的回话依然直接了当。杨彪被他这么一撑,火起就真的起来了,不客气的答道:
“朝廷的意思很明确,前将军,你若违背朝廷的意思,是想要变成‘前’将军吧?”
董卓听到杨彪口中的威胁,呵呵冷笑一声,说道:
“三公九卿,诸人皆为国家的大臣,却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天子离宫,还有何颜面,要吾不得率军入城!”
说罢,董卓翻身上马,令手下亲兵簇拥着天子和陈留王一路前进,将三公九卿之流视若无物!(……)
ps: ps:1“中二”,指一种自我认知心态。“中二”是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中二病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初二年级青少年的某些病态自我意识。其实它不限于初二年级,也未必算正规意义上的病,这只是一种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