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兴说:“总比种田好。使用若看器看千万本,完全无广告!到了上海,看情况再说吧。”
杨忠孝妈就把儿子留给她的工地地址和拷机号码抄给了他,还客气地留他吃了一顿饭。他吃完饭,谢过她,就回到村里来。
他说假话问路边那个认识的代销店借了一百元钱,先乘车到市里,然后再乘轮船到上海。轮船开到上海十六铺码头,是晚上九点多钟。
他随着人流走出去,来到外面的马路上,被外滩的灯光和风景弄得目瞪口呆。他第533章中整治遣返盲流。说是到上海的外地人太多了,到处是无业流浪乞讨人员,影响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和治安管理。里面的地上已经蹲着许多象他一样灰头土脸的外地人,还不停地有车子装了人进来。
那晚里面臭烘烘地关了几百个人,有几名警察五吆喝六地看着他们。第二天上午,警察开始一个个询问登记,验看身份证。
“你是哪里的?身份证呢?”警察好容易才问到他。
孙洪兴搔着头皮,讷讷地说:“我,没有身份证。”
警察怀疑地看着他,将他带到另一间小屋,详细地做着记录。问完,警察又把他带回到大房子里,不管他,也不放他走。
第二天,警察把他们都分别装上了不同的大卡车。孙洪兴被推上一辆有着绿色敞篷的卡车。装满一车人后,就开出了大上海。
卡车一路轰隆隆地开,开了将近一天,开到他原籍所在的那个地级市,将他们赶了下来。他被缴了40元的遣返费,身上还有45元钱。好在到上海只要10钱路费。所以遣返他们的卡车前脚开走,后脚他就跟其它大部分被遣返人员一样,重新踏上了开往上海的长途汽车。
汽车慢吞吞开到上海,又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这次,孙洪兴再也不敢出去睡马路了,而是提心吊胆地蹲在车站外面的走廊里,呆呆地等待天亮。实在瞌睡得支撑不住了,才坐下来靠在墙上打盹。
好容易熬到天亮,孙洪兴去找了个小吃滩,买了一个大饼充饥。
然后拿出那张写有杨忠孝地址和拷机号码的纸,先找公用电话打了个拷机,等了半个小时没等到回电,他就去问路。
一个个地问,转了四辆车,才在下午三点多钟,浑身是汗地问到了位于莘庄附近的杨忠孝工地。孙洪兴见到从工地上走出来接他的老同学,说的第一句话是:“上海人真的太多,车上挤死了。”
戴安全帽的杨忠孝想不到是他,愣愣地看着他:“你怎么摸到我这里来的?”
孙洪兴说:“你妈告诉我的,我来找你,想做小工。”
杨忠孝更加惊讶了:“你来打小工?开玩笑。”
孙洪兴说:“不开玩笑,我是专门出来找你的,还被遣返过一次呢。”
杨忠孝说:“你怎么没有联系一下,就出来了呢?这工地上,不是随时随地都要人的。”
真是这样,晚上杨忠孝去求工头帮忙,工头说:“现在工地哪还要人啊?”
杨忠孝说:“老钮不是回去了吗?”
工头说:“他母亲身体不好,请假十天。”
杨忠孝说:“那就让我同学,先做十天再说吧。”
孙洪兴没想到,这做小工真的比种田还要苦。起早贪黑地干,一天要干十个小时以上,中间累了,也不能想休息就休息,拖水泥,搬砖头,抄黄沙,被工头和大工们喊得手脚不停,挥汗如雨,还嫌慢。
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孙洪兴只干了两天就累得吃不消了。杨忠孝说:“就是这样累的活,没有关系还不好找呢。”
于是,孙洪兴咬牙切齿地坚持干了十天,那个请假回去的人出来,他就想干也不能干了。
但他已经不想离开上海了。这么多人能混下来,我孙洪兴就不能混吗?已经做到了两百元钱,再混几天看看,看我孙洪兴能不能碰到运气。
这样想着,他这天就去市里游荡。漫无目的地游来荡去,见一条街的街边有人摆了许多小摊,他灵机一动,咦,我也可以摆小摊啊。
一有这个想法,他就冲动起来,浑身来劲,跟恋爱时一样。他晚上回到工地,问老同学借了五百元钱,第二天就来到市郊结合部,化60元钱租了一间农民围墙边搭起来的小房子,开始行动。
他先乘车到常熟服饰城批了一批便宜的衣服,再弄回上海,摆到莘庄一条热闹的街边地上去叫卖。
一个星期下来,他赚了三百多元钱,信心大增,觉得这比做小工好多了,既省力又挣钱,决定就这样做下去,从小到大发展起来。
但不久,城管队员开始象猫捉老鼠一样驱赶捕捉他们。他成天提心吊胆地与他们捉迷藏,打游击。好在他年轻腿脚灵,眼睛又尖,所以每次逃跑都跑得最快,一次次成功地逃避了城管人员的围追堵截,从来没有被罚款没收过。
这样摆了一个多月的摊,他一算,居然赚了两千多元钱。
一天,孙洪兴吃完晚饭,在租住的村庄小路上走来走去散步。因为心情好,他见一个照过面的老头迎面走过,就冲他点了点头。
老头马上停下来跟他搭讪:“你也住在这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