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节
    其实也不难理解,就是林清记忆力超群,初次接触这些事物也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各方面关窍有诸多不理解之处,虽然能记住大概,但是很多细节还要回去推敲,若不做些笔记,很难将事情贯通起来。更何况,很多事情也不是说光你工部一个人去做,事情就能搞定的。杨庭安的任务中,还有很多点名到了其他五部,比如说户部,若是户部这边拨不出银子,那么他们工部就是再多的计划,那也只是计划。
    每年大家呈交计划之后,能审批通过的方案会由内阁转给户部,由户部核算国库的银两以及今年一年的税银,再给每个部门核拨银两。根据户部拨付的银两,工部还要删减掉一些项目,挪到明年再去做。但是这个已经是最后的定稿了,在户部拨银之前,还需要先和户部通气。比如说你工部今年想大展拳脚,需要户部拨银两五百万两银子修建河道、大兴土木,结果户部那边预算出今年的税收最多只有一千万两,那你这种方案提出去也不就是扯淡吗?一半钱都给你工部,其他部门怎么办?就算户部答应,永康帝也不可能同意。
    每件事情,都要分为轻重缓急,比如今年需要修建防洪河道,否则以去年的破损情况,今年年初不修,等到夏季大雨冲刷泛滥,冲破河堤,河水蔓延到沿岸村落、县城,导致大片流民和死伤,那到时候吃瓜落的,第一个就是工部!再比如说太子今年要修建太子府,这太子府怎么修,计划多少银两,又该怎么和礼部交接,既要省银钱,又要合规制。这方方面面、各种弯弯绕绕,都需要接到任务的人去自己思量。
    所以杨庭安这一番工作任务分派下来,众人都是面露苦色。而说完了这一通之后,杨庭安停下来猛灌了三杯茶,然后轻咳了一声,目光落在了林清身上,看到林清也和其他工部官员认真的在做笔记,倒是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这人果然就该在他们工部干的料的感觉。只是想到刚刚在内阁得到的消息,脸色也不由得有些凝重:“此次营缮清吏司,为首之要务,是要重新修缮会国馆,三月中旬鞑靼王子将会携使臣入京,皇上下令务必重修会国馆,让鞑靼皇子宾至如归。其余藩属国,安南、琉璃等到时也会一同前来朝贡。”
    杨庭安这话一落,工部上下官员一片哗然!鞑靼皇子竟然要携使臣入京?怎么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要知道大明初立时,蒙古族被圣祖皇帝赵明光打败,签下了每年纳贡盟约。圣祖皇帝之后的建武帝又是个英勇善战的皇帝,为人作风十分悍勇,一生都在戎马之上,不仅仅将周边小国逐一清扫干净,甚至还将铁蹄踏上了朝鲜、琉球、安南等一些国家,自那之后,每年京城的会国馆都有不少藩属国前来纳贡,除了朝贡时节,平时也会不定期的来大明学习儒家文化,觐见大明皇帝。那时候大明的风光可谓一时无两!
    可是经过几世的挥霍,如今传位至永康帝,大明外交方面渐渐处于下风,除了一些安南、朝鲜小国还会每年按照规矩来纳贡,作风强悍的鞑靼和瓦刺都已几十年没有再纳过一次朝贡,最近几年更是与大明关系紧张,前线屡屡传来鞑靼和瓦刺骚扰边境的消息。虽然都是一些小规模的战役,但是蛮夷之族在草原上铁蹄一旦踏上大明的国土,总归是让人心惊胆寒、烦不胜烦!更可况,这么多次小碰擦,大部分都以大明落下风而告终!
    如今鞑靼王子突然携使臣前来入京,这样的举动太耐人寻味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一个经常跑到你家门口,偷你家东西,打你家人的坏人,突然有一天说要跑到你家里来做客几天,还说要送你点礼物,你说你慌不慌?
    鞑靼和瓦刺是蒙古族一分为二后,各自有新的命名,鞑靼统治东蒙古,瓦刺统治西蒙古。虽然蒙古族分裂了,没有如之前一般拧成一条麻绳,实力也算是锐减,但是相应的大明王朝的统治也日渐没落,光拿一年的税银来讲,圣祖皇帝时期国库里有一千多万两税银,到了建武帝,虽然穷兵黩武,但是他讲究的是以战养战,国库里的银子也没出现过赤字。到了顶峰的时候,甚至一年的税银有两千多万两银子!而如今呢?每年的税银连一千万两都没有,甚至若是遇到天灾之年,还要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啊!
    永康帝显然是有些慌的,所以他勒令工部务必将已经多年不修正的会国馆修缮一番,至少在礼数上不失了□□上国的身份,同时又急急召见内阁阁老们,商量对策,研究此次鞑靼前来到底所谓何事。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此次鞑靼王子所来不善啊!
    而林清此刻作为营缮清吏司的郎中,这件工程就是他的任务,而且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一点都拖延不得。
    林清将这件事写了下来,并且在会国馆和鞑靼两处习惯性地圈了个圈,以示重点。
    会议开完之后,工部官员全部散去,唯独林清被杨庭安叫住了。
    林清初来乍到,又第一次接领这样的事情,若是一个不慎,可能官途就此为止了。杨庭安看好林清,自然也要稍稍提点一番:“林郎中,此次修缮会国馆,你一定要多多询问一下手下有经验的老人,再实地考察一番,到时候写个方案给我,再呈报上去。”
    杨庭安怕林清年纪轻,要么就过于倚重老人,要么太过一意孤行,所以特意提点了这两句,虽然没有过多的言语,但是聪明人一切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林清自然马上心领神会,对这个顶头上司,除了欣赏他的作风外,也多了一丝感激,立即行礼道:“属下定会谨遵杨大人教诲,不辜负杨大人的期望。”
    杨庭安摸了摸自己两撇小胡子,拍了拍林清的肩膀后,便快步离去。
    第一百零一章:为难
    林清原本以为只是修缮一下会国馆, 只要以照旧制行事, 便算没有差错,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只能说林清虽然有能力借机会搅动朝堂风云,但是真的对这个朝代务实派的工作没有过切身的体会。之前林清的工作无非就是书面工作(整理历史文档、撰写青词、草拟圣旨等), 或者是脑力工作(帮着太子争斗朝堂、挑拨拉拢人心),但是论切切实实去做一件事, 林清确实还没这个经验。所以林清也还是低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
    原本林清认为在工部任职, 会更接近于他在现代的工作方式。首先顶头上司作风强硬精干, 分配任务非常果断,其次任务也很明确、各司其职,大家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 而且做得工作还是和他以前学的理科上的东西有那么一点点挂钩,毕竟营缮清吏司, 林清勉强还能说是建筑学, 虽然是工科但也要用到数理知识。好歹也勉强算是“专业对口”, 比起单纯的舞文弄墨,能去做一些他内心真实喜欢的东西, 也算不错。
    只是, 这事情的一开始, 林清就见识到了大明官场到底是怎么去处理一件事情的。
    首先,林清还没给他的手下们来个下马威, 他的下属们就联合起来, 一起给他这个新郎中上了一堂课。
    所谓领导, 自然事物可以一级级分派下去, 如今林清又不是什么底层小官,不必事必躬亲,所以林清让他下面的员外郎和主事出方案。只是他手下的那些人,表面恭恭敬敬,这个方案是出了两天两夜,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林清其实自己已经叫手下的属官搬来了历年来会国馆修缮的资料以及当初的平面设计图,开始先行研究起来,但是也需要参考下面人的方案进行比对,再通过如今木料、工匠、各处摆设的工部采购价格进行预算,这才能给杨庭安交方案。否则他自己什么都没弄清楚,贸贸然交上去的东西,怎么可能过得了杨庭安那关?
    林清的工作思路固然清晰,自己也已经做了一套初步方案,但是左等右等都没有下属方案呈交上来。林清派属官去询问,得到的回复要么其他事物缠身,一时不得空无法做方案,要么就是推脱自己对修缮会国馆的事情不甚熟悉,还在翻阅资料等等,总之就是一个拖字诀,不拒绝但是也绝不主动,能拖一时就一时。
    其实对那些员外郎和主事的想法,林清大概能有所理解。照理来讲,每个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了别人就没有。朝中升迁也自有一套规矩,上面的人动了,下面的人才好跟着一起动。原本之前的钱郎中犯事被抓,那么就应该由下面的员外郎顶上,主事再顶员外郎之职。可是如今林清却空降工部,一下子就坐到了他们头上的位置。如果是个老成持重、令人信服的官员也就算了,偏偏还是林清一个看着脸嫩、靠着写青词上来的词臣,这让下面的人如何能够信服?
    嫉妒是一方面,不信服才是更重要的一面。无论谁空降到这个位置,大家内心多多少少有些不满,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不信服那才是对林清能力的质疑。试问,如果手下都觉得自己比领导能干,那么这个领导怎么去安排工作?手下们又怎么相信跟着这样的领导自己以后能有好日子?
    所以与其说那些员外郎和主事在给林清“上课”,倒不如说他们也想看看林清到底有几斤几两。
    如今林清初来乍到,若是直接申斥众人,引起轩然大波,那么除了与下属离心、让上峰不满,没有其他好处。再者,如今营缮清吏司上下,确实一片忙碌,大家还有很多其他事要做,倒也不是真的无所事事还拖延会国馆之事,所以林清只能按下不发作。
    行,不配合就不配合吧,林清只能挽起袖子,这件事情先自己干,毕竟急嘛!杨庭安就给了林清七天的时间,已经过了两天,林清至此自然是再不指望别人。
    所以林清让他的属官毛青松还搬来了工部现今合作的供货商的资料,翻阅了近年来采购物料的价格,并且走访了会国馆,发现因为会国馆几年不进行修缮,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再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需要修缮的费用,再详细地计算了会国馆的各处需修缮的面积大小、所费工时,将一笔笔银子开销支出做了一个总的支出汇总表格,做成一个小册子,每一页都是都标注了修缮的是会国馆哪一块地方,最后核算出总的修缮费用是三万两千两银子。
    算到这个费用的时候,林清也是眉头一皱,感觉所费银钱太多,只是为了接待他国使臣未免有些太过铺张浪费。但是永康帝下达了旨意,务必要彰显大国气度,而所谓的大国气度,就是一个字——壕!摆设要么选取古董,要么需要造价极高的瓷制品,亭台楼阁所用物料不是蜀地的奇石就是江南的花木,按照如今的人力物力,这些东西光是运费都不菲!而这一切都还是林清极尽精简之能事才核出的价格!
    其实林清不知道的是,他的下属周员外郎胆小,怕没有人应和林清到时候会被怪罪,所以暗地里还是偷偷自己做了一番预算,怕实在顶不住了就交上去。而周员外郎最终核算出的费用竟然要比林清高出一半之多,要知道周员外郎还是工部的老人了,办事也算周全之辈。足以可见林清在银钱方面已经是尽了自己算学之能,将方方面面能省则省的地方,都给算了进去,才能得到这样的预算方案。
    这个方案呈给杨庭安后,自然是得到了杨庭安的夸赞,也再次证明林清的办事能力确实不俗,只是林清却笑不出来。因为最终这个方案通不通过,也不是杨庭安说了算,而是户部说了算。户部能拨给林清这三万多两银子,那么便算通过;如果不愿意拨银子,那么
    而当林清站在户部右侍郎吴大人面前,吴大人却是看了林清的方案先是连连称赞林清所用统筹之法的干净明晰,只是看到最后的数字时,脸色还是一变,摇摇头道:“林郎中啊,这光修缮的费用就要三万两千两,这,未免太过了吧?”
    吴大人这话说得有些迟疑,毕竟其实他一页页看下来,凭着他这么多年看这些东西的老辣,自然知道林清这份方案绝无偷报、虚报之事,而且方方面面都做了精简,只是户部如今银钱确实吃紧啊!
    林清并不了解如今户部的财政状况到底如何,虽然一直听到大明税收状况不好,但是也不会这区区三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吧?
    “吴大人,这可已经是我核算了数十遍,得出的最精简的银两数了。若是再减,那可只能草草将损毁的部分修补一番了,毕竟会国馆这么大的地方摆在那里呢。可是这样一来,皇上的旨意”林清也是故作为难状,他也不确定这吴大人是在难为他,还是确实银钱吃紧,自然也要探探他的口风。
    吴侍郎自然知道林清讲的是实情,会国馆当时还有“万国馆”之称,取自万国来朝之意,自然修建的是雄伟气派、占地颇广,可是如今早已有些没落,多处院子也年久失修而关闭,往年也就一二小国前来供奉,来的人数也不过十数人,自然开放其中三四个院落足以。如今需要全面整修,这几万两银子都不花,确实说不过去。
    “只是林郎中你也知道,如今鞑靼王子前来朝贡,不知道具体所谓何事,兵部已经要求拨款扩充武备和将士,做好打算,今年户部一共收税银九百五十万两,其中三百五十万两需要拨给兵部,你们工部又要防治河堤需拨银一百二十万两,礼部要备下太后六十岁寿辰、太子殿下选妃扩建太子府,又是一笔”
    吴侍郎每说一笔,林清的眉头就跳了一下,再加上林清心算速度极快,自然很快就算出户部一笔笔银钱的支出,到最后还要留下一笔银两作为各部门官员俸禄、后宫嫔妃的开销、永康帝寻仙问道的开销等等,别说给林清拨出三万两了,感觉多给林清一两银子,他们户部都给不出!甚至吴侍郎都已经算到如何利用今年后面的税银来度日了!
    这满目疮痍的财政情况,还真的是所谓的大明盛世吗?帝王的穷奢极欲,官员的层层盘剥,天下又有乱象之兆。吴侍郎话里话外的意思,林清也听得懂,永康帝生怕这次鞑靼过来是探大明虚实,搞不好就是大战的前兆,所以兵部已经开始暗暗做下了准备。只是照林清讲,要是大明以这样的财政状况去迎敌,这还没打,就输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除了兵力的较量,那就是国力的较量,而国力靠什么体现?自然就是你的银钱粮草!林清真是为如今的大明捏一把汗,可是这大明最高的领导却只是微微有些担忧,把自己的担忧还寄托在祈求上天上,昨天还搞了一场颇为盛大的法事!
    “吴侍郎,明人不说暗话,您就给我一个准话,到底多少能行?”林清也不耐在与吴侍郎兜圈子,直接问道。
    吴侍郎可能是与银钱打交道久了,最近又是各种被其他部门的官员催着要钱,如今也是有些疲态了,虽然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可能会让人暴跳如雷,但还是破罐破摔得生出了一根手指头。
    “一万两。”
    整整缩减了两万两,要按照之前的规模修缮好会国馆,林清可以送给吴侍郎四个字,“痴人说梦”!
    第一百零二章:心惊
    一万两能干嘛?根据林清的预算, 最多是缝缝补补,把会国馆中各个院落草草地检修一遍, 保证不坏不漏。剩下的你要说彰显什么大国气度、让人家宾至如归, 那想都别想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