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节
    韩卫东看得只皱眉,“换一个。”
    小伙子扯着边上垂下来的一根绳子一拉,一幅画布从天而降,画布上画的是车水马龙的街头,有行人,有汽车,还有楼房。
    夏喜平有些无语,心说这是哪个脑残画的背景,谁会站在大马路上,在车流中照相?
    “再换一个。”
    刷拉一声,又被拉下一幅,这次换了个场景,一幢楼房的内景,里面有一个弧形的楼梯,有点类似于上海的小洋房,而且画面没有前两幅那么浮夸。
    韩卫东都没有问夏喜平的意见,相当霸道地直接做了决定,“就这幅。”
    夏喜平低头看了看自己和韩卫东的衣着,再看了看画布上那古朴典雅的弧形楼梯,怎么看怎么滑稽。
    她强忍住笑,被韩卫东拉到了背景前。
    小伙子把他刚才摆弄的带三角架的相机搬了过来,“拍全身的还是半身的?”
    “全身的。”
    “好嘞,两个挨的近一点,再近一点。”
    韩卫东扭头看了看夏喜平,然后揽住夏喜平的头,不由分说的往自己这边搂了过来,两个人都快要脸贴着脸了。
    夏喜平有点不好意思,想挣开一些,韩卫东却搂着她不松手,照相的小师傅对两人的姿势也相当满意,“行,这样就很好,笑一笑,再笑一笑,好,就这样,保持住别动,我要拍了。”
    一声轻微的咔嚓声响过,小伙子拍好了照。
    韩卫东却不放心,生怕小伙子没有拍成功,又让小伙子拍了三次,夏喜平才被宣布“刑满释放”。
    妈呀,夏喜平现在才体会到,这年头拍个照片,得装半天木头人,她嘴巴咧得都快要僵掉了好吧。
    拍好了照片,韩卫东去付钱,中年妇女笑眯眯地过来跟夏喜平搭话。
    “闺女,你俩是刚结婚吧?”
    夏喜平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只好继续咧嘴僵笑。
    “闺女你可真俊,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儿媳妇,我做梦都能笑醒。”
    韩卫东付好了钱,刚走过来就听到了这句话,心里很不爽:这话听着,怎么有挖墙角的嫌疑啊?
    他脸一沉,过来拉着夏喜平就走了。
    中年妇女有点懵:刚还笑得一朵花似的,咋转眼就黑脸了呢?
    出了照相馆的门,夏喜平才“秋后算帐”,瞪着韩卫东道,“刚她说什么小两口,你咋不反驳?”
    韩卫东挑眉,“你不也没反驳?”
    夏喜平被堵了嘴,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驳回他的话,决定不再搭理他,径直走了。
    韩卫东嘴角勾了起来。
    今天是8月6号,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他都要跟夏喜平拍一张照片,以兹纪念。
    还有,他刚才之所以选那张背景画,是看上了画里的那个大别墅。
    以后,他也会给夏喜平买一栋别墅,就象他去上海时看到的那些花园洋房一样,红砖灰瓦,古朴典雅,里面布置的舒舒服服的。
    然后再雇两个保姆,一个负责烧饭,一个负责打扫卫生。
    要是以后有了孩子,再雇个人带孩子。
    这样夏喜平就啥活都不用干,只管享受就好了。
    他的媳妇,长的又好看,人又能干,也只有这样漂亮又奢华的别墅才配让她住。
    不得不说,韩卫东同志的眼光确实长远,他现在跟夏喜平,八字才有了一撇,就已经考虑到以后带孩子的问题上了,要是夏喜平知道他这会儿心里在想些什么,估计非免费送他几个白眼不可。
    韩卫东快步跟上夏喜平,不再跟夏喜平说笑,而是认真地问夏喜平道,“你是不是想搬到县城来?”
    韩卫东能猜到她的心思,夏喜平一点儿都不奇怪。
    因为自打跟韩卫东认识后,她觉得他就跟她肚子里的蛔虫似的,她心里在想啥,他都能猜得出来,更何况这件事,她也没想着瞒他,便点了点头,“是有这么个想法。”
    韩卫东听了大喜,他当然也希望夏喜平能搬到县城来,这样他什么时候想她了,随时都能过来看她。
    “准备什么时候搬?”
    夏喜平笑了笑,“还没想好。”
    “缺钱?缺多少?”
    第一百二十一章 媳妇,你真聪明
    夏喜平确实缺钱,不过也不仅仅是缺钱。
    她按自己以前了解到的情况,曾经大致估算了一下搬到县城来的费用。
    如果到县城来,首先起码得租两间门面房。
    当然了,要是能买到门面房最好。
    只是这个年代,私人化还只是刚刚露了个苗头,县城又不比镇上,管的很严,恐怕很难找到对外出售的门面房。
    尤其是紫阳街这一片,临街的房子,都是公家的,公家的房子,谁敢私自出售?
    所以只能租。
    一间门面房的租金就按一个月二十块来算,两间就是四十块。
    再加上办营业执照,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花销,还有进货的钱,把两个店开起来,最少得准备四五百块钱。
    另外,到县城后,还得找住的地方,一个月的房租就按十五块来算,搬家再加上给新家添置东西,怎么着也得准备百十块钱。
    还有小九,如果一家人真搬到县城,小九肯定也会跟着到县城来上学,县城的借读费肯定比镇上要贵,再加上学杂费,买文具的钱,以及其他想象不到的花销,估计也得准备百十块钱。
    另外,她手里还得留点备用金,起码得两百块钱靠上,这样万一要急需用钱,她不至于捉襟见肘。
    这么四下一合计,她们一家想要搬到县城来,最少得准备千把块钱。
    可现在,她手头只有八百来块钱,照她现在赚钱的速度,最少一个多以后,她才能赚够钱。
    还有一点,她们一家要是搬到县城了,慧慧制衣怎么办?
    其实在她请杨兰芝去慧慧制衣帮忙的时候,她就想好了,等到杨兰芝能独挡一面了,就把慧慧制衣留给杨兰芝。
    要是杨兰芝愿意买,就把慧慧制衣卖给她。
    要是她不愿意买,就让她在镇上继续经营。
    杨兰芝是个实在人,夏喜平还是很信任她的。
    只是,现在杨兰芝也只是刚刚上手,现在还是边做衣裳边跟孙慧慧学,杨兰芝学的再快,要想让她独挡一面,最少也得两三个月的时间。
    所以,她们一家要真正搬到县城来,恐怕要到三个月以后了。
    不过她现在虽然又缺人又缺钱的,可她并不想向韩卫东求援。
    不管韩卫东是不是她对象,她都不象过度依赖他。
    不是她矫情,是她怕自己有了依赖的习惯,然后产生了惰性。
    要是万一以后韩卫东依靠不上了,她该怎么办?
    要知道,真要产生了惰性,是很难改掉的。
    必竟再牛的对象都不及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
    所以她听了韩卫东的话,非常认真地跟韩卫东说道,“我知道你想帮我,而且你以前也帮过我不少忙,可有些事,我还是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夏喜平说完,觉得韩卫东有些不大高兴,便赶紧补充道,“要是我真的能力有限,肯定第一时间找你帮忙。”
    韩卫东纠正她,“不是帮忙,是我该做的。”
    夏喜平从善如流,“对,不管你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韩卫东在她脑门儿上弹了个老崩儿,无奈道,“你呀,什么都好,就是太要强。”
    “你不喜欢?”
    “喜欢。”
    喜欢得她的所有优点缺点都无条件全盘接受,而且还恨不得把全天下所有的好东西都捧到她跟前!
    夏喜平抿着嘴笑,“这不就得了。”
    说笑了几句,夏喜平问起录音机厂的筹建情况,韩卫东一一说了。
    现在录音厂的基础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招工和生产线调试正在同步进行。
    只是现在老百姓对这种非国营企业都持有怀疑态度,所以招工不是很顺利。
    夏喜平知道这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人们对国营单位的信任靠不可破,进了国营单位就等于有了铁饭碗,然后万事大吉。
    当时不少国营单位,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职工幼儿园,有些大的单位,还有自己的职工小学和职工医院。
    即使没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工人生了病,厂里基本上也是花多少报销多少。
    这时候也没有社保,工人退休,也是单位发养老金。
    万一死了,也是单位出丧葬费。
    所以只要进了国营单位,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生老病死,单位全给包圆了。
    工人只管工作就行了。
    正因为此,国营单位才不堪重负,致使连年亏损,债台高筑,最终决定壮士断腕,这才有了以后那波震惊全国的下岗潮。
    可是现在的人还没有这种风险意识啊,都想进国营单位,然后跟啃老一样,啃上一辈子。
    所以象录音机厂这种纯私营企业,而且还是外国人建的,谁敢去里面当工人?
    哪怕是给钱多也不去,钱再多,哪有铁饭碗端着让人踏实。
    再说了,万一哪天变了天,再被扣上一顶里通外国的帽子可咋办?
    这种思想意识,即使有政府的工作人员出面做保证,一时半会儿也是消除不了的。
    夏喜平想了想,然后跟韩卫东说道,“可以去农村招工,尤其是人均土地比较少的农村,招工的时候,最好由政府出面,这种情况,由政府出面,更有说服力。”
    劳动力多,人均土地又少,家里就很难混上温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