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苏厨 第1199节
    白鞑南迁,所图的不过与我大宋贸易之利;
    准布死斗,所图的不过鱼儿泺周围肥沃的土地;
    女直垂涎的,大约便是长春洲的良田和人口了。”
    “南部诸州,把控辽朝精铁的全部、粮食的一半、对宋贸易的全部利益。官吏上层多是商贾买官出身,贪图逸乐,奢侈无度。
    他们所图的,是这样的好日子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马经
    “耶律延禧今秋几处皆捷,以为可以暂时安定,却忽略了鞑靼已然不是过去的鞑靼。”
    “有冬储圈养之利,鞑靼骑兵的战力不受冬季影响,也就不存在春夏恢复的问题。”
    赵煦点头:“契丹也是游牧之族,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以为春天非袭掠之时……鞑靼那边,李夔准备好了?”
    漏勺说道:“差不多了,今秋以试探骚扰,练兵整合为主,九原那边已然备足五十万弩矢,百万弓矢,一千厢车,此外甲器无算。”
    章楶说道:“李夔智勇双全,沉于下僚久矣,臣想事后,是否可以破格调入军机,提举一个副职,替臣分担一些事务?”
    赵煦笑道:“章学士这是担心李夔成了张元吴昊,苏利涉成了中行说?”
    章楶陪笑道:“我朝如今火器犀利无匹,精通的人都知道游牧骑军难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臣只是担心两人不晓此节,失了计较,也让朝廷也错失了大才。”
    赵煦说道:“学士无需担忧,李夔堂堂榜眼、苏利涉历仕四朝,皆为国士,忠贞无比,且对火器之用,知之甚祥。”
    “对了,李夔上书详述了鞑靼人的吊马走马之法,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鞑靼人对于驯马有一整套细腻复杂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于之前的宋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领域。
    苏油能够解决产马和养马的问题,但是对于如何驯马,却也是一窍不通。
    而二林人、青唐人、西夏人、辽人,甚至高价招诱万里而来的天方人,在这方面,都比不上鞑靼人。
    鞑靼人三岁开始亲近马匹,六到十岁开始参加马赛,完全就是马背上的民族。
    其驯马有生有熟,既驯家养马,也抓野马来驯。
    根据马匹的使用门类,还分了不同的训练方法。
    比如放牧用的牧羊马,抓野马用的贴杆马,长途的致远马,夜间使用的巡夜马,比速度的赛马,拉犁拉车的役马,方法都不一样。
    最具特色的,就是吊马法和走马法。
    吊马,就是控食,不让马吃饱。
    春秋两季,任由马匹就水草栖息,不予骑乘,有时候还要驱驰出汗,再驱入冷水,使其腰部结实,便与乘御。
    待到秋高马肥之后开始控食,经过月余之后,膘落而实,骑数百里而无汗,可耐远出战。
    吊马分了寒吊,太阳吊,类似武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寒吊去掉马匹身体内部的炎症,增强抗病能力,夏吊使马肌肉结实,做到腹小而坚,臀大而实,膘凝于脊。
    此外还特别注意给马“养气”,让马奔如翔,驰如飞,气不喘,力不竭。
    而走马,则是训练出马匹的一种特殊步伐,即让马的交叉肢,如左前与右后肢,同时腾空同时落地。
    这就类似人类竞走时步态特殊一样,利用这种步伐行走的马,经历崎岖如履平地,特别能够长途跋涉,长期保持相对高速,还能让骑乘者也感到舒适,相对都不容易疲惫。
    这些是鞑靼人的秘技,这样训练出来的马,和其它民族的马相比,就好比职业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区别。
    一米五的职业拳击运动员,也照样能够随便吊打一米九的业余拳手。
    故而后世蒙古马的马种虽然不如欧洲马,然而蒙古人靠独有的驯马方法,一人三马,能够日夜行军一月而不减速,横扫欧亚无敌手。
    这套办法,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鞑靼族群中,精通鞑靼语言,享有崇高的威望,至少也得混进管理阶层,还得观察详细,使人知无不言,善于总结归纳,不然是绝不可能弄到手的。
    章楶和鞑靼人相处时间也不短,不过他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在给赵煦的奏章里也曾提到“鞑靼散骑,常一人三四马,远出四五百里,八日来回。其马虽不良,更无蹄铁,然亦不颠仆,盖有术也”。希望朝廷能够重视。
    直到现在,李夔的《鞑靼马经》上呈到朝廷之后,终于补上了大宋养马业最后的一个薄弱环节。
    大宋已经有了优良的马种,先进的人工授精法,营养丰富的饲料,人工种植的牧草,还有干青储,棚养等一系列手段。
    养出的马儿倒是肥硕,但是都是些虚胖的家伙,除了形象高大,味道不错外,就只能在大宋充充大个萝卜。
    要解决这问题,苏油能想出来的办法,就是给马儿们转场,让它们进行长途拉练。
    这些办法都是从二林西夏照猫画虎来的野路子,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处于“业余选手”阶段。
    还有就是在汴京搞马赛,但也只是在竞速上相对突出,而且成本非常高昂,不适合普及。
    章楶笑道:“此书臣仔细看了,真想不到,鞑靼野人,其驯术之精,竟然天下无匹。”
    说完对赵煦拱手:“也是吾皇洪福齐天,得此驯术,大宋军马将更胜鞑靼一筹。李夔此功,比增二十万大军。”
    赵煦说道:“其实李夔早有建树,不过朝中视为惠卿附庸,压抑久矣。如今虽有大功,但是又与宋辽格局有关,连真名都不敢用,筹赏,得等到两族入贡之后。”
    章楶倒是真不知道李夔之前有何建树:“敢问陛下,李夔曾有何功绩?”
    赵煦这才将李夔守陕西时的事迹讲了,说道:“当时李夔早上过《并兵之谋》,事前谋算,竟如对司徒平夏之计的事后复盘一般。”
    “此盖天下奇才,惜当时朝中,竞只有吕慧卿、司徒识得。”
    “不过虽然恩赏暂时加不到他身上,却可以加到他儿子身上。李夔之子李纲,司徒已召至京城,妥为培养,我准备加李夔一个枢密直学士,这样就可以给他儿子一个将仕郎的恩荫。”
    如今的赵煦已然有了皇帝的威权,比他爹神宗在这个年纪时,更得群臣拥戴归心。
    亲政以来的作为,也让群臣不敢以寻常年青皇帝待之。
    “咳咳……”漏勺赶紧假咳提醒。
    赵煦这才反应过来:“当然,直接给枢密直学士是不符合流程的,但是可以叙叙他的旧功嘛。”
    “说说他当年的建言,还有按照其资历,以堂堂榜眼,在平江军节度司多年不请铨考,这是何等的高风亮节?也理当优奖嘛。”
    章楶暗自好笑,李夔多年不请铨考,那是知道请了也没用,现在竟然成了不好官位,高风亮节了。
    不过这是有先例的,苏子由、邢居就是例子,以伺奉父亲为由不请朝廷升官,或者赖在大佬帐下不图出头,赚够声望,一旦入了皇帝眼缘,提拔得那叫一个迅猛。
    经这么一搞,李夔就能从幸进变成程序正确了。
    陛下这是在暗示自己来写这道奏章。
    这份人情是“奉旨白捡”,章楶当然乐意,忍住笑拱手:“还是陛下周全臣子,考虑得细致,想来李夔必然感恩。那臣这就下去准备,提请两府公议。”
    等漏勺陪着赵煦从军机处出来,赵煦看了看天色:“现在去哪儿?”
    漏勺无语,只好躬身道:“陛下,你该回宫了。”
    赵煦有些担忧:“要不先去章府,将梨花雪牵来,再回宫?”
    漏勺想了一下:“如此也好。”
    赵煦点头:“那我先去西华门等你,你快点。”
    漏勺再次躬身:“臣遵旨。”
    最近朝臣里有提请赵煦广开后宫,多得子嗣的谏议,向太后虽然在养病,也将赵煦叫去说了一通,话里话外就是朝臣们的谏议也算正理,官家再纳几个也没什么,先帝不也有不少的妃嫔?
    赵煦唯唯,拐弯抹角地予以了拒绝。
    向太后又问他是不是顾忌皇后,要是的话她去劝皇后。
    赵煦这下连连摆手,说跟皇后没有关系,是他对别的女子不感兴趣。
    而且皇后又不是不能生,夫妻二人又都年轻,没有开后宫的必要。
    向太后这才笑着夸赵煦是圣明天子,放他去了。
    等到当晚赵煦回宫,却发现孟小妹崽已经搬去了坤宁宫。
    这下麻烦了,赵煦立即召见漏勺,你娃讨好小师妹的招数层出不穷,赶紧给我也支支招!
    很快,孟皇后又搬了回来,宫里的小庄子上,还多了一匹优雅美丽的梨花雪。
    不过暂时骑不成,因为医官唐慎微诊断孟皇后又怀孕了。
    朝中议纳妃的声音,也就此消失。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
    辽国,中京留守府。
    大公鼎头上抱着厚帕子,一脸憔悴。
    他是真的累了。
    大公鼎本身是渤海王族后裔,同为渤海人的叛贼古欲至今尚被女直包庇,很多时候他行事也有顾忌。
    如今王经一门心思搞钱,铁厂已经开始产出,三百五十万贯债券开始兑换,虽然离最终兑换期限还有四年,现在还属于有买有卖阶段,但是已经开始卖的比买的多了。
    主要是还有利息需要支付,第一年利息支出就是三十五万贯,王经现在就是要从大辽的财政岁入之中,将这三十五万贯找寻出来。
    舶来钱!
    这两年舶来钱和绢钞的兑换率明显提升,加上王经的动作,提升得就更加明显。
    虽然王经鼓励大家,兑换的时候绢钞优先,舶来钱时有时无,须得等待,但是老百姓又不是傻子,他们宁愿等待,也要兑换真金白银的舶来钱。
    这就更加恶化了舶来钱与绢钞的兑换率。
    因此铁厂生产、辽阳农业基地、长春洲农业基地,王经分派给几位能臣来料理。
    落到大公鼎的头上,就是接收南京析津府转运过来的粮秣,筹集钱粮、军丁,北上支援上京的陛下,再转运去金山封堵防线。
    然而人力有时而穷,大公鼎的麻烦在于,除了人丁,其余的钱帛、粮食、铁器,没一样他能说了算。
    否则也不会任由张撒八流窜十州,跑到女直边境才被阿骨打擒获。
    看着端坐在床前椅上,一脸刚毅之色的萧托辉,大公鼎心底不由得一声长叹:“萧君,你奏章上这些人,一个都动不得,动不得啊……”
    萧托辉手背上的青筋爆了一下:“连使君都要和光同尘了吗?此等国蠹如若不治,大辽还有救?”
    大公鼎终于叹息了出来:“如今的大辽,需要的不是廉吏,而是干臣。”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