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0章 西夏的战略统一
    效果相当不错。
    景洵一次次点燃他做的那种大爆竹,一次次往战马耳朵里塞麻布疙瘩,到最后,战马在爆竹响起以后,骑士们还能游刃有余的控制。
    这一下,总算是让大家放心了,就是满心疑虑的西夏武士,在看到这情形后,也都踏实了……一群蠢货,无非是声音大一些而已,居然让宋军打成这样!
    军心,这算是收拢好了,接下来又有争论了。
    该打哪?
    大军现在是在韦州周围,也就是静塞军司的驻地。
    二三十万大军,那是一个韦州能放下的……好在西夏人不挑住处,随便都可以。
    这地方对西夏大军而言,是个最合适的驻军之地。
    往东,越过横山,便是宋国的环州。往西,翻过杀牛岭,就可以长驱直入会川。
    而往南,几乎没什么关隘险地,可以一路杀到秦州境。
    不管是原来的定川寨之战,还是好水川,都是在这条线上。
    如今积聚了如此规模的控弦武士,还多为骑兵……除了汉军,应该说大夏全部都是骑兵。
    本来就是准备直接杀到秦州的,只是皋兰失守,以及葭芦河两岸全数被种谔收复,让西夏的营帐多了很多声音。
    “晋宁军、绥德军、保安军,整个东边少说也有七八万宋军。从覆盖夺取葭芦河流域看,宋国主攻应该是环庆的种家……”
    这是传统势力范围在左厢神勇军司的。自家的二郎被灭了不少,地盘也被宋军给祸害了……从来没有想过回不来,只是暂时被宋国占据一阵而已。
    “龙州、银州、石州、盐州,整个环庆紧紧贴着四州之地,一旦边寨全部失守,预示着四州有可能全部成了边城……”
    大夏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担忧?偏偏这一次,这种家折家就跟疯了似的,一点情面都不留,拔掉了几乎整个左厢神勇军司和祥佑军司的营寨。
    到底要弄哪般?
    可不管最终会不会再打回来,现在的草场没了,羊群没了草场,这将预示着明年必定会减产。
    所以,一心想撺掇着能全军压向东面,把绥德军和晋宁打回去,甚至直接打到延州去……
    “大王,兰州的禹藏花麻和木征一直没给个准信,这一年信使往返多次,一直就是含含糊糊的。”
    “现在宋军打下了皋兰,虽然不至于威胁到卓啰和南军司,可对于大王招揽禹藏花麻和木征的大事,势必会有不好的影响。”
    “况且,兰州与青塘唃厮罗不和,我大夏了解,难不成宋国不了解?”
    “会川的郭逵又与兰州各方势力多有往来。如今打下皋兰,若趁势南下,恐怕禹藏花麻和木征,转头就归顺宋国了。”
    “如此看来,西边是必须重兵压过去的,只有把皋兰收复,才能让大王谋算兰州几年的心血不白费。”
    这个好像也有些道理。
    这时候是真正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各人有各人的立场,也自然能找到符合自己立场和利益的措辞。
    很多事都是这样,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的问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结论。
    “陛下,诸位将军,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想问题?”
    “众所周知,如今与我大夏作战的主帅乃是宋国太子,是宋国未来的帝王,还是唯一的继承人……”
    景洵尽管在西夏,可还是没舍得丢掉士人的做派。比如称呼,他就觉得称呼什么大王很不合适,就应该是正式的称呼陛下。
    李谅诈还就好这一口。景洵更喜欢装逼,拿捏一下,做做势。
    这时候他停顿了,就是在等人接茬……
    “哪有怎样?”
    果然有人接茬。景洵在整个西夏的朝堂,是非常有优越感的。
    “多少年宋国与我大夏交战,何尝有把策引战打成主力战线的情况?”
    “种谔和郭逵如此疯狂的,不顾及深入我大夏境内作战,目的会是什么?各位可曾想过?”
    “他们的目的就是在遮掩宋国秦州兵力以及主帅不及的事实,引导我大夏骑兵分兵攻打皋兰和葭芦河,从而为宋国的秦州一带减轻压力!”
    这一次景洵是自问自答,根本没舍得停顿……他担心有人想到了,让他心里憋着的高深想法说不出来。
    因为他看到了,大夏皇帝的内相梁乙埋,似乎有开口的意思,所以赶紧把话说完了。
    果然……
    “陛下,乙埋赞同景相公所言。宋国殿下赵曦,这次主导对我大夏作战,是因为他有南征安南的前例。”
    “而他所谓的南征经历,说白了是宋国文臣忌惮狄青功高,而将南征功劳戴在他头上的做法。”
    “如今狄青因病致仕,宋国西军中也就种家折家,以及郭逵还算得上有跟我大夏一战之力的将帅。”
    “但我大夏在宋国侮辱使臣,残害我大夏武士之初,在整个与宋国的边境,全线对其开战。这样的做法,让宋国无法朝堂一时无法调任将帅,每一处都需要防备。是故,才有了宋国太子殿下担任主帅的事实。”
    梁乙埋早憋不住了,有些想法是跟景洵相同的。他俩没有具体的势力地盘,所以在考虑时,可以完全撇开如今的损失去考虑。
    可惜,还是让景洵抢先了,所以他一句接一句的把景洵后面想说的都说了。
    这时候是不是该说一句:果然是自己人才了解自己人?最起码景洵和梁乙埋,是纯粹以汉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的。
    “陛下,如内相所言。宋国太子我是见过的,鲁莽冲动之辈而已。”
    “当初我随宁令哥出使宋国,宋国太子因宁令哥几句激言,便不知所为的以身涉险,非沉稳性子。”
    “如今之势,不管宋军在东西两路如何猖狂,我大夏只需要集中兵力,直捣秦州,将那宋国太子拿下……别说是皋兰葭芦河,到时候商讨延州又如何?”
    论嘴皮子,那怕是在国朝,这些文士都所向披靡,更何况在这些只识得弯弓腰刀的西夏朝堂?
    景洵和梁乙埋这一唱一和,把本来还争论着往东往西的西夏勋贵,直接说愣了。
    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
    不说这秦州有宋国太子,关键是这一路适合策马奔腾,还有沿路那些密密麻麻的军寨…~话说,大夏武士出征,口粮全靠掠夺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