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相对于别的书只知道“传承”、“因循”,强调“起源”、“开创”的思想,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如果读者仔细看,多想多猜,会发现书中有无数对应后世的起源暗示。比如,此书解释了文学界和史学界长期疑惑的一个问题,即盲诗人荷马是盲人,可为什么他描述的战争场面中有大量的视觉形象来描述,而且许多远比后世明眼人所能想象的还要奇瑰壮丽得多?又比如,在优孟葬马的故事中,楚庄王究竟为什么要那样变态地优待那匹马?“伊人”这个词语是怎么出现的?“泡妞”这个词语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渊源?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的身世是什么样的?佛教为什么能够被创立?为什么会有西王母会周穆王的传说?这些暗示中,可能有一些是很明显的,但还有一些是很隐晦的,且看大家能够看出多少来。
四.《万王之王》的写作动力
《万王之王》的写作,首先是因为,九头鸟希望实现高中时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当时,九头鸟曾经利用高二寒假的时间,在一叠废纸的背面,偷偷写了数万字的一段武侠。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幼稚的尝试被九头鸟的爸爸发现了,于是此事只好在嘲笑中被终结。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十年,可九头鸟却依然还是无法完全舍弃当初的幼稚梦想,总想有个了结。
写《万王之王》的第二个原因,则是九头鸟希望在自己彻底改变、彻底向世俗化低头、从此随波逐流之前,对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些纯真而又幼稚的幻想,作一次最全面、最彻底的纪念。如果读者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此书的结局,几乎满足了一个(幼稚)男人的全部幻想。但是,男主角其实并不能说是九头鸟的性格翻版。真正与九头鸟本人性别最相似的,其实是里面的一个二级人物(其戏份并不少),大家不妨仔细看一看,随便猜一猜。另外,由于本书本来就是在强迫自己改变人生观之前的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因此,当你猜测出来以后,你也许会发现,后来的九头鸟将不再是那曾经的九头鸟。
这是一个沉重而忧伤的话题(哈哈,“深沉”要开始了。在书中还会有许多段类似的深沉),因为那些曾经的幻想,永远是九头鸟一生中最亲密的朋友。然而今天,九头鸟却要从此完全融入到庸俗的现实之中,去与自己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之描述完全不容的社会,永远相拥相抱。对于九头鸟来说,这究竟意味着彻底抛弃曾经的纯洁,还是意味着被曾经的纯洁彻底抛弃?
九头鸟生于七十年代,和无数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太多的振荡,太多的错位,和太多的失落。当九头鸟还很小的时候,世界是美好的,世界是简单的;世界拥抱着我们,我们拥抱着世界。当九头鸟长大一些的时候,世界是奇异的,世界是严酷的;世界碰撞着我们,我们碰撞着世界。当九头鸟成年之后,世界是沉重的,世界是庸俗的;世界污染着我们,我们污染着世界。在将来,污染完成之后,世界是不是就是我们,我们是不是就是世界?
大人们曾经说,成长是美好的,成长是快乐的。然而,在我们的成长中,曾经的梦想一个个破灭,曾经的棱角一点点消失。当我们再回过头去问大人的时候,他们说,成长的那一端是美好的,成长的那一端是快乐的。然而,当我们也成了大人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成长也许永远都没有尽头,即使有,也只能是衰老,是死亡。可是,当新一代来问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依然满面笑容地对他们说,成长是美好的,成长是快乐的。也许,这就是传说中成长的美好,这就是传说中成长的快乐?
成长后的九头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少年时的幻想,只应该属于少年,少年也只应该属于少年时的幻想。少年时的幻想是美好的,它们是单纯的,它们是幼稚的,它们不愿意面对现在的九头鸟,九头鸟也已经无法再面对它们。今天的九头鸟,已经无法在灵魂中永远留住那些曾经的灵魂之友了;但是九头鸟却终于能够把它们写下来,在告别它们的同时,把它们永远地送给后世的朋友,也把后世朋友的少年永远送给它们。将来,人们看到此书的时候会知道,一个少年的梦想能是什么样;梦想看到未来少年们的时候也会知道,未来的少年们会是什么样。
与第二个原因的沉重基调完全相反,刺激九头鸟写《万王之王》的第三个原因,是一个非常轻松的话题。九头鸟一直对金庸《倚天屠龙记》的结局非常不满,觉得其无论是在最初布局上,还是在最后收尾上,都有很大的勉强和遗憾。可是令人无奈的是,无论是金庸本人的几次修订,还是电视台的几次重拍,始终没有一个改得足够好的。眼看老金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九头鸟情急之下,终于只好认同求人不如求己这一真理,亲自动手来描绘自己的构想。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与近年来正规武侠的严重衰落有关。现在的武侠,水平常常惊人的差,无论是情节,构思,大局观,文笔,还是文史功底,几乎每一样都能令人作呕。因此,九头鸟也希望用此书来配合《论正规武侠的写作方法》一文,作一次真正的写作示范,让有志者写起武侠来事半功倍。
五.《万王之王》为什么要选春秋为背景年代
(一)春秋时代的主要特点
此书的取材之所以为春秋时代,一方面是为了让其年代足够古老,尽量靠近各种宗教或文化的大致起源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九头鸟喜欢那种难分正邪、人人有理、群雄皆强、彼此碰撞的大环境,不喜欢正邪脸谱化、敌人弱智化、性格简单化和力量对比悬殊化的模式。这便如拳击赛一样,要双方势均力敌,比赛才能最精彩。若是由一个拳王打一个白痴,那么这场比赛,又有什么意思?
中国的春秋时代,正是最适合九头鸟这一喜好的时代。中国人灵魂里那曾经的豪迈和刚强,也正是在那个时代得到了第一次尽情发挥。每当九头鸟读到一些介绍春秋时代的历史书籍时,总是为那群雄互相衬托、处处鲶鱼效应的大势感慨不已。春秋时代,列国虽然有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实际上这个共主却实在是什么都没能“共”过。晋、楚、秦、齐、吴、越等群雄明争暗斗,每一方的光芒还没有暗下去,另外一方的荣耀便已如潮涌;几百年间的争斗中,几乎没有谁是真正的弱者。因此,那个时代的群雄对抗,乃是真正的强者与强者的激烈碰撞,是拳王与拳王之间的较量。而后代王朝兴亡,除了汉朝与匈奴的长期对抗、三国时期的长期对抗等外,无论用兵规模大多少倍,几乎都永远只是一个模式,那就是由英才来对白痴。这样的比拼,对于回溯历史、寻找真正强者的人来说,究竟能有多少意思?
激烈的竞争,造就了一大批强君悍将。那种群星灿烂的情景,与后世江山一旦稳定下来,立刻便催生猪头无数的情形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后世皇帝中,简直可以说白痴无数,而且许多居然都是善终;可是春秋六大强国几百位国君中,究竟出过几个白痴?
另外,春秋与后世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那个时候列国之间的争斗特别“公平”的,彼此间的比拼也常常是最容易不让人带感情色彩、同时也最激动人心的。春秋时代,列国之间彼此掌握的资源,无论是人心、土地、民口、贫富、勇敢,都彼此相差不大。可后世皇帝们对敌时,其所掌握的基本资源对于对方来说,该是有多少倍的优势?千百年“必须本能服从皇帝”思想的浸润,更培育了可怕的思维惰性,导致许多反抗皇帝的人,从一开始就从心理上处于了极大的劣势。在这样的优势之下,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究竟有多少脸去和“精彩”二字挂钩?
对比当时的世界,虽然希腊、天竺等地也有类似群雄争霸的情形,但其无论是规模,还是对抗的激烈程度,都远远不能和同时代的中土相比。小小的伯罗奔尼撒半岛周边地域,居然分成几十百把个几千人万把人的国家;就连传说中不知放大了多少倍的特洛伊之战,拼尽全爱琴海乃至西西里的老本,也才不过凑足十一万大军。就这些国家的国王,也好叫国王?就这些国家之间的战争,也好叫战争?而古代印度虽然在人口上或许可以与中土类比,但其彼此间对抗的战阵激烈程度,却实在是大大不如。因此,当时中土群豪的勇烈程度,不但在中国历代难与相比,便是放眼世界,也一样璀灿无及。作对于本来就是要描写英武的武侠来说,如果这样的一个时代成为一片空白,那将是多么大的讽刺?
要缅怀这些难于相比的列国英雄,自然要用难于相比的笔触;也正因为如此,这部书的规模才会如此之大。总的来讲,这部书中是在用强者来衬托强者,强者一直都生存在强者的海洋中,时刻都无法懈怠。另外,本书不会以主角的标准划线。这也就是说,好人不一定是站在或趋向主角这一方的,也许反而还会跟他渐行渐远;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利益、标准和道德观,甚至可能会越来越与对方不和。相信当读者读完此书时,会有一种梦回春秋的感觉:中土群英中,无论是男主角的朋友,还是男主角的敌人,除了对其每个人的描写篇幅要少一个数量级、武功上也暂时低一些外,其真实智勇水平几乎没一个差于男主角的。
(二)此书前面部分的主要美眉出场顺序
由于此书采用的是强者衬托强者的思路,其结构和布局,无论从空间上来说,还是从时间上来说,都很“宽”。因此,要看此书,请先做好吃大宴的准备。这也就是说,要有心理准备先吃开胃配菜,再吃主菜。本书的开头比较接近金庸的开卷风格,是先写上一辈人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然后才从其中一步步引出后世的小孩子们的成长。但是,其虽然只是配菜,但其中却不但有大篇幅的爱情描写,还有大量为后面准备的伏笔和暗示。九头鸟真诚建议读者在读这一开始二十万字的时候,小心注意其中的每一个名字,以及每一句你可能以为有些奇特的语句,因为在你们读到结尾的时候会发现,一切几乎都在最前面就有了暗示。
但是,关于主菜的定义,可能有许多的差异。那些只把漂亮美眉(女主角们)当主菜的读者们,也许会觉得跟金庸一样,开始时美眉太少、情节太闷。但九头鸟可以极有信心地告诉你,只要你能坚持看到男主角少年情变的情节,你可能都会觉得美眉多得简直都让你有些应接不暇。
九头鸟先简要介绍一下开始的大致情节,把其中主要美眉的大致出场时间列一下,免得只吃美眉的读者们坚持不下去。开始约两万字时,贯穿始终的几位上辈美眉出场。九头鸟贴第一贴的时候,会一直贴到这几个美眉出场,以让色狼们先好好看看配菜是什么级别。接下来,幼年流落的男主角被送进洛阳一所权贵子弟书院,但却受到贵公子们鄙视和排斥,险些丢命。到第二十来万字时,一位才十岁的小美眉出场,救了男主角一命。然后,男主角在深山中又会遇见两位小美眉,然后就在一位青春年华的大美眉面前晕了头,最终情变出逃。从这时开始,美眉们就开始不断了,而且天竺、埃及、特洛伊都会有真正的大美人出场。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大多数的美眉与男主角其实并没有感情纠葛,她们将是书中其他英雄的老婆,九头鸟只是借用男主角的行程把她们的故事串接起来。而且可以透露一点的是,书中最好的一位美眉,在目前的结局中男主角可能得不到。当然,这里的“最好”是九头鸟认为最好,九头鸟估计绝大多数读者很可能会认为另外一个是最好的(就如金庸认为小昭最好,可大多数人可能认为赵敏最好类似)。
总之,九头鸟既不是幻想狂,也不是自虐狂。除了一笔带过的那些后宫妃嫔不算外,男主角在最后,一定会有至少一个人人都流口水的老婆的。但是,也必须有至少两个人人都流口水、且与男主角有重大感情纠葛的女主角离开他。具体将是如何,既要那种写法更好配合其感情流向,也要看九头鸟是不是又想修改主线或结局,可能还会参考一下读者的反映。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九头鸟为本书准备了两个结局的构想。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其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女主角的最后婚姻归属。当然,最后给读者看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结局。另外一个可能只以小字内容给出,或是干脆不给出。当然,无论是哪一个结局被给出,为了让一切过渡平滑,结局所对应的前后众多暗示、伏笔、感情轻重描述,都会有相应调整。相应的,许多其他人的婚姻状况,还有几位重要女主角的封号,也可能会随之而变。
(三)与年代有关的注意事项
由于此书对应年代过于久远,对应的跨度也非常大,要揉合的东西也太多,因此很多人物和事件无法完全和历史中的原型对得很好,要请大家谅解。比如,书中很多次提到钢铁武器,但实际上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虽然很早就有“铁”这个字,但成规模冶铁最早也还只查到了在春秋中期。钢剑最早则是春秋中晚期,且目前还只在长沙楚墓中出土了一柄(中碳钢)。又如荷马其实不是希腊人,而是一个小亚细亚的城邦之人,说起来他也许更应算是特洛伊一方的。
另外,春秋时期,楚国势力还远未深入到巴蜀一带。书中提及的以头答谢楚王的巴蔓子,本来也只是巴国一位将军,而不是国君。又如楚人南迁之谜、楚夏是否同源、以隐语劝楚庄王的究竟是谁、偏寒带的鲸类是否能足够合理地出现于偏热带、沼泽地成因、盗墓的传说、楚及列国宫廷传承制度、列国后妃制度、名曲产生年代、武将佩刀的解释、问鼎时是周襄王时期还是周定王时期、“染指”典故中的鼋其实是甲鱼类而非鳄鱼类、特洛伊战争年代、英国长弓手起源、埃及王朝的结构、魏武子的家世、结草报恩故事的年代、樊姬的身份本为樊国公主、《凤求凰》(注:司马相如版的《凤求凰》古曲暴长也暴难听,曲义也粗俗得很,九头鸟本人打死也不信司马相如能凭该曲挑逗动卓文君,其曲充其量只是二人私奔的一个文雅借口)等弦歌的产生年代和作者、楚吴之间是否千里少人烟、中国吴越一带矿石是否缺磷、董狐之事的信史与传说、鬼方是否就是匈奴、月氏人的起源、马其顿国的国王、雅典的王政时期、希腊的科林斯及其远方殖民子国在特洛伊战争中的立场……等等等等无数的话题,书中的表现或描述都是和历史上有区别的。如果读者注意到后付之一笑,或是指出一些有趣的不同说法,或是指出九头鸟一些可能的疏漏,九头鸟当然是求之不得。但是如果一位读者一读到某处,就立刻想脸红脖子粗地大骂“作者真蠢,连这都不知道”,那么为了你自己的颜面着想,还请你先用脑子想一想,九头鸟是不是真的不知道这些。
另外,既然要用通俗文学来描述这样早的时代,书中可能要引用一些后世的成语或者句式。否则的话,就只能用《左传》级别的语句来写武侠了,那样不知有几个人能看得懂。一些复杂的难字或者异形字,九头鸟可能用通用、假借等方法,或是音近、形近或义近的字来代替,但肯定是经过选择的字,不会阻碍读者察觉其于信史中对应原形之间的关系。书中有两个小部分是取自《东周列国志》而加以改写,相信读者们将能够很轻易地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