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轝入东
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
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
曰:“讬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
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
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
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
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
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
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
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
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
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
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
“古来帝子,生於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
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
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
之也。
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
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於是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太子出殿门迎,先拜
三师,三师答拜,每门让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书,前名惶恐,后名
惶恐再拜。
贞观十八年,高宗初立为皇太子,尚未尊贤重道,太宗又尝令太子居寝殿之
侧,绝不往东宫。散骑常侍刘洎上书曰:
臣闻郊迎四方,孟侯所以成德;齿学三让,元良由是作贞。斯皆屈主祀之尊,
申下交之义。故得刍言咸荐,睿问旁通,不出轩庭,坐知天壤,率由兹道,永固
鸿基者焉。至若生乎深宫之中,长乎妇人之手,未曾识忧惧,无由晓风雅。虽复
神机不测,天纵生知,而开物成务,终由外奖。匪夫崇彼干籥,听兹谣颂,何以
辨章庶类,甄覈彝伦?历考圣贤,咸资琢玉。是故周储上哲,师望、奭而加裕;
汉嗣深仁,引园、绮而昭德。原夫太子,宗祧是系,善恶之际,兴亡斯在,不勤
于始,将悔于终。是以晁错上书,令通政术;贾谊献策,务知礼教。窃惟皇
太子玉裕挺生,金声夙振,明允笃诚之美,孝友仁义之方,皆挺自天姿,非劳审
谕,固以华夷仰德,翔泳希风矣。然则寝门视膳,已表於三朝;艺宫论道,宜弘
於四术。虽富於春秋,饬躬有渐,实恐岁月易往,堕业兴讥,取適晏安,言从此
始。臣以愚短,幸参侍从,思广储明,暂愿闻彻,不敢曲陈故事,切请以圣德言
之。
伏惟陛下诞睿膺图,登庸历试。多才多艺,道著於匡时;允文允武,功成於
纂祀。万方即叙,九围清晏。尚且虽休勿休,日慎一日,求异闻於振古,劳睿思
於当年。乙夜观书,事高汉帝;马上披卷,勤过魏王。陛下自励如此,而令太子
优游弃日,不习图书,臣所未谕一也。加以暂屏机务,即寓雕虫。纡宝思於天文,
则长河韬映;摛玉华於仙札,则流霞成彩。固以锱铢万代,冠冕百王,屈、宋不
足以升堂,锺、张何阶於入室。陛下自好如此,而太子悠然静处,不寻篇翰,臣
所未谕二也。陛下备该众妙,独秀寰中,犹晦天聪,俯询凡识。听朝之隟,引
见群官,降以温颜,访以今古。故得朝廷是非,闾里好恶,凡有巨细,必关闻听。
陛下自行如此,而令太子久趋入侍,不接正人,臣所未谕三也。陛下若谓无益,
则何事劳神;若谓有成,则宜申贻厥。蔑而不急,未见其可。伏愿俯推睿范,训
及储君,授以良书,娱之嘉客。朝披经史,观成败於前踪;晚接宾游,访得失於
当代。间以书札,继以篇章,则日闻所未闻,日见所未见。副德愈光,群生之福
也。
窃以良娣之选,遍於中国。仰惟圣旨,本求典内,冀防微,慎远虑,臣下所
知。暨乎征简人物,则与聘纳相违,监抚二周,未近一士。愚谓内既如彼,外亦
宜然者。恐招物议,谓陛下重内而轻外也。古之太子,问安而退,所以广敬於君
父;异宫而处,所以分别於嫌疑。今太子一侍天闱,动移旬朔,师傅已下,无由
接见。假令供奉有隟,暂还东朝,拜谒既疏,且事俯仰,规谏之道,固所未暇。
陛下不可以亲教,宫寀无因以进言,虽有具寮,竟将何补?
伏愿俯循前躅,稍抑下流,弘远大之规,展师友之义。则离徽克茂,帝图斯
广,凡在黎元,孰不庆赖。太子温良恭俭,聪明睿哲,含灵所悉,臣岂不知。而
浅识勤勤,思效愚忠者,愿沧溟益润,日月增华也。
太宗乃令洎与岑文本、马周递日往东宫,与皇太子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