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无为而治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30日 10:15
    主讲人简介: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历经4任皇帝,70多年,终于成就了后来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如果说作为刘邦左膀右臂的萧何靠有为使其做上了江山,那么在刘邦之后的汉惠帝又是依靠什么来把把汉朝的基业继续发扬下去的呢?公元前193年,萧何在病危时,向汉惠帝推荐曹参继任宰相。这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成语的由来,从此曹参开启了历史上无为而治的先河,然而曹参的工作风格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吗?
    这种无为而治实际上用的是历史上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家,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这么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思想,老子无为,老子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黄老道家不像庄子的道家,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那么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它只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用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在这种思想中,包含这样一种说法,老子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可以自我化育,万物可以自我运行。
    之所以当时以曹参为代表的这些统治者,他们能够用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由当时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条件决定的,那么当时社会是一种什么特殊背景,什么特殊的条件呢?大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情况,那么这些情况决定了统治者不能不用无为而治,不能不使用黄老道家。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您讲述恢弘汉朝的历史一页。
    (全文)
    今天我给大家讲汉代初期的无为而治,在汉高祖刘邦和萧何死了以后,汉朝的皇帝是汉惠帝,汉惠帝汉朝的宰相是曹参,这个曹参他的工作风格和萧何不一样,这个史书记载曹参整天在家里饮酒作乐,好像是无所事事。在任用其他的官员方面,曹参是这样,如果哪个官员办事特别严格,特别较真的话,曹参就不用他,曹参愿意用什么样的人呢,愿意用那些比较粗,比较和缓,大而化之,不那么苛察,不那么细致的人,愿意用那样的人,凡是特别细的特别较真的他不用。那么周围的很多官员看了以后,心理很不安,觉得这样好像他有点怠工,不工作,都感到很不安,很快曹参这些作为就传到汉惠帝的耳朵里,那么汉惠帝也很担心。当时曹参的儿子在朝廷里头做官,汉惠帝就把自己的担忧跟曹参的儿子说了,意思是你看看你父亲现在,先帝去了,我们要靠你的父亲来把朝廷的工作做好,可是你父亲这种态度,这么个作为,希望他的儿子希望曹参的儿子呢,能够劝一劝曹参,劝一劝这位老臣。那么曹参的儿子回去以后,因为曹参的儿子对自己的父亲也有看法,觉得你看这个父亲整天好像不正常工作,不好好工作,消极怠工,他也有看法。所以他就回去开始劝他父亲,把皇帝的忧虑把汉惠帝对他的忧虑,跟他说了,这个曹参不但没有接受儿子的意见,反而对儿子态度非常不好,还打了儿子,说儿子不懂事,那么这个汉惠帝知道以后,决定亲自登门,去劝一下曹参。那么汉惠帝登门了,见到曹参,谈了自己的忧虑,他说你看现在很多工作需要做,可是丞相您却是这么一种态度,这么一种姿态吧,那么这种姿态对工作很不利,希望丞相能够积极地开展工作。这个曹参当时就问这汉惠帝,说陛下您比汉高祖您觉得怎么样?汉惠帝说我哪比得了高祖,我绝对不能跟高祖相比,我达不到高祖那个程度。曹参就问,说陛下您看看我和萧何丞相比又如何呢?那么汉惠帝说那好像也是不如萧丞相,当然不如萧何了。那么曹参这个意思很清楚,让这个汉惠帝跟汉高祖比,然后把他和萧何比,都不如。然后曹参就说,既然我们都不如他们,而他们在去世之前,把各项规章制度,各种法度都已经给制定下来了,我们后头的人不如他们,我们就守着他们的制度就可以了,照他们既定的制度去做就可以了,我们不必要在他们的制度之外再去有什么其他的作为。所以汉惠帝马上就明白了,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萧规曹随。历史上把这种做法,曹参的这种做法叫无为而治,所以史书记载,汉代的无为而治应该是从曹参开始的。
    这种无为而治实际上用的是历史上一种哲学思想,也就是所谓的黄老道家,黄老道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这么一个思想流派,它是把老子的思想,老子无为,老子顺自然无为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吸收了一些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黄老道家不像庄子的道家,庄子的道家消极避世,那么黄老道家是积极入世。它只是把老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一种用世的方法,用来治世,而不是用来消极避世。那么当时汉初用的统治思想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种思想。曹参实际上用的就是这种思想,那么在这种思想中,包含这样一种说法,老子说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按照道来做,那就是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作为统治者,你要守着无为而治的原则,这样万物可以自我化育,万物可以自我运行。老子还说过这种话,“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我做到了无为,老百姓自我化育,该种地种地,该休息休息,该做什么做什么,自我化育,自我生产,自我繁殖,自我休养生息,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你不要老是今天想做这个事情,明天想做那个事情,老在老百姓所要求的之外,老百姓的生活之外,老想再附加做一些事情,用不着,你好静,老百姓自我端正,用不着你去纠正老百姓,你别怕老百姓不端正,用不着你去端正,你只要静止在那儿,老百姓自己就端正了:“我无事而民自富”,你不用再做什么其它的工作,在老百姓的生活之外,你不用再更多地要求做其它的事情,老百姓自己就能够恢复经济,自己就能富裕起来:“我无欲而民自朴”,你没有欲望老百姓就朴实,你欲望越多,那么老百姓呢,他就不朴实了,他就越来越耍滑头。那么老子还说过这种话,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也不要在老百姓不要在社会的人民的内心之外,人民的想法之外,人民的意志之外,再有什么其它跟他们不一样的想法,你的想法应该跟广大民众,跟社会,成员之间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所以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是老子的思想,那么黄老道家把这种思想拿来了。那么汉初实际上用黄老道家的思想来进行它的治理,来进行统治这样一种思想。
    那么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的运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你这个思想的运用必须适合当时社会的状况,如果跟社会状况不一致,你这个思想推行不下去,你这个思想运用不了,那么之所以当时以曹参为代表的这些统治者,他们能够用无为而治的思想,这是由当时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背景,特殊的条件决定的,那么当时社会是一种什么特殊背景,什么特殊的条件呢?大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情况,那么这些情况决定了统治者不能不用无为而治,不能不使用黄老道家,那么大体社会当时是这么一种情况,总的来说是社会矛盾比较缓和。
    首先当时社会经济需要恢复,当时的社会经济可以说是普遍贫困,中国社会当时,汉朝刚建立,在这之前已经经历了长期的战争,那么中国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是战争,这个战争的规模从春秋到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家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那个长平之战秦国一下消灭了赵国的主力45万,就是这么一场战争,一下死这么多人。实际上长平之战类似的战争很多,像秦国跟韩魏联军打仗,白起消灭了韩魏联军150多万。那么这种战争的规模说明什么?战国时期这个战争规模非常非常大,非常非常残酷,这个社会人民的付出,整个社会老百姓的付出,非常非常大。最后,这个经过战国后期,秦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全国终于统一了,统一以后老百姓是不是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呢?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大家都知道秦朝的暴政,秦朝没有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而是继续推行他的一些我们后来说的暴政,这些暴政包括很多,大量地大批地调用民力,修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工程,比如像长城,像石道,像骊山陵,同时还调兵攻打匈奴,所以老百姓,因为全国刚刚统一,统一了以后老百姓应该有一个喘气的机会,但是秦朝建立以后没有给老百姓喘气的机会,而且秦朝的各项法度,非常苛,非常严,使人民感到喘不过气来,使人们动辄就犯法,让人们生活在惊恐的一种气氛当中,整天心理非常不安,负担又重,又感到惊恐,精神上感到不安定,精神上感到非常紧张。所以秦朝这种所谓的暴政很快就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发生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那么秦末农民大起义以后,又是战争,这个反秦战争打得也是非常残酷,全国性的战争,战争的规模也非常大。那么接着呢,两大支反秦力量,一个是刘邦的力量,一个是项羽的力量,他们把秦朝推翻以后,继续打仗,因为他们俩要争夺统治权,争夺当皇帝,这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楚汉相争。那么这个楚汉相争打了多少年,大约打了五年,而且也非常非常残酷,大批的人被杀,大批的人流离失所。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就是中国,从我说了春秋战国,到秦,到秦末,到楚汉相争,中国始终就没有安定过,一直在战争中,一直在打仗,所以到汉朝刚刚建立以后,当时的社会经济可以说非常非常残破,人民的生活可以说非常贫困,不光人民生活贫困,整个社会包括那些贵族,包括那些功臣,包括皇帝的生活也都不富裕。大量的土地荒芜,人口流失,人死了很多,很多地方没有人。当时社会经济残破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这个当时的皇帝刘邦,当了皇帝嘛,那么多少得讲一些排场,排场可以不特别大,可以不特别豪华,但是简单的排场,基本的排场要讲的,因为你是天下之主,天下的皇帝。那么他想弄四匹纯白色的马,配一套皇帝坐的马车,就是皇帝的专车,用四匹纯白色的马配不出来,因为没有这么多马,达不到这种要求,马匹牲口大量地都服务于军事,所以这样的马配不出来。而且据说当时的很多将相,将军,丞相,一些大臣出门怎么样?没有马车坐还得坐牛车。可见当时社会整个大家贫困到,你看统治者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就更别说了。
    在农业社会,劳动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那么光有土地不行,当时土地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大量的土地荒芜,人没有,人缺少,严重地缺少劳动力,没有劳动力,农业生产就开展不起来。刘邦当时到外面视察的时候,路过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当时叫曲逆。歌曲的曲,逆反的逆,这个地方大概在现在河北的完县,西南,它大概属于保定地区管,路过这个曲逆地区,这个曲逆地区在秦朝的时候当时大约有三万户人家,那么刘邦到外头去视察,路过这个曲逆地区的时候,当时那个地方有多少人呢?大概有五千户左右,那也就是秦朝时期的六分之一。可是刘邦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却惊叹这个地方人够多的,刘邦当时说了这么个话,说“壮哉,县!”,这个县人够多的,实际他并不是说大,不是说面积大,而是说这个县人够密集的,人够多的,刘邦说“吾横行天下,独见洛阳与近而”。我打遍天下,走了很多地方了,又打仗又视察,我也就见到洛阳有这么多人口,人口有这么密集,也就看到洛阳。所以人口也就相当于原来的六分之一,却使得刘邦这么惊叹,可见,当时其它地方人口流失到什么程度,没了,土地荒芜了,没了。而且想想洛阳,洛阳应该说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刘邦看到曲逆这个小地方,这些人口拿它跟洛阳相联系,可见洛阳当时人口也不是很多。本来它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这样的大都市人口看样子也不太密集,那么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什么呢?看出当时社会人口流失到什么程度。所以当时社会总的来说,经济上是一片凋敝,非常非常残破,所以当时首要的第一个任务是什么呀,就是恢复经济,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这是什么,最最重要的,第一要务。这个吃喝穿住问题都不解决的话,其它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经济是基础,这是汉朝初期无为政治,产生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大家都要去解决恢复经济问题。
    那么由于经济处于这么一种状况,所以当时的社会矛盾,像什么阶级矛盾,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就相当缓和,不是说社会矛盾一点没有,但是相对来说社会矛盾在当时比较缓和的,因为什么,因为当时农民可以说没有什么土问题,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冲突最主要是土地问题,那么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农民失去土地跟地主冲突,冲突起来,就爆发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么在当时社会在汉朝初期,这个问题可以说不存在,土地问题基本不成,我不是说所有地区,总体来说,土地问题不称其为问题,有的是土地,你去种吧,你只要有能力,你就去种,土地基本上都可以满足,问题不大,而且当时应该说地主也不多,都穷,社会普遍地穷,连统治者也穷,没什么可剥削的,大家的欲望也不那么强烈,因为整个社会贫穷。后来经济发展了,社会普遍比较富裕了,有了一些钱了,大家的欲望起来了,统治者的欲望起来了,那么汉朝初期大家的欲望可以说没有什么太高的欲望,社会就这么一种状况,所以应该说当时的社会矛盾是比较缓和的,那么整个社会大家的想法应该说是比较一致的,再加上在刘邦还有萧何时期有一些问题,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给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比如说诸侯王的叛乱问题,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封了很多他的老战友吧,当初一起打天下的人,封了这些人为王,这些人和刘邦不是一个家族的,不是同姓,他们不姓刘,他们是异姓王,那么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呢,封了这些人为王,然后刘邦为了今后刘家的天下,把这些异姓王把一一都剪除了,应该说到汉惠帝到曹参时期怎么样,这个问题这个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不能说完全解决,百分之解决,但大体上应该说整个来说应该解决了,差不多,地方封的都是同姓王,后来出现了叛乱,开始应该说他和中央还是一致的。而且我说了经济上比较残破,不管中央还是地方,中央朝廷还是地方的那些小王侯们,大家第一先去发展经济,所以应该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异姓王扫除之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应该说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缓和了。
    那么再有就是匈奴问题,匈奴多次侵犯汉朝,和汉朝发生冲突,但当时的情况是什么呢?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由于从刘邦开始,跟匈奴搞和亲政策,后来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也是对匈奴搞和亲政策,基本上是以和平为主,匈奴当时他也侵犯汉朝,但他对汉朝的侵犯应该说不是致命的,也就是抢一些东西,达到一些短期的目的,达到一些局部的目的,也就完了,匈奴当时也没有能力,来灭掉汉朝,也没有能力深入到汉朝的腹地,也没有能力挑起更大的冲突,他也就是骚扰你一下,所以应该说匈奴的这种边境的这种祸患应该说不是致命的,还是有,还是有一些麻烦,有一些骚扰,但他怎么样,不是致命的。那么由于这样一些原因,所以汉初采取了无为而治这样一种统治方式。
    那么这种汉初的无为当时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这个从时间上看,汉初的无为时间应该是这样,应该是从汉惠帝曹参开始,然后是汉文帝,汉景帝,然后是汉武帝的一段时间,汉武帝的前期一段时间,大概这个无为政治延续了这样一段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汉朝统治者,他们在哪些方面来进行了无为?他的无为政治大概体现在那些具体的做法当中?
    第一就是首先缓和和民众的矛盾,和老百姓的矛盾,和农民的矛盾,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那么,在减轻老百姓负担这方面呢,那么最重要的就体现在降低赋税,或者减免赋税。从这个汉惠帝开始,当时对农民的赋税负担大概确定在十五分之一,这个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概十分之一,那么到了秦朝的时候又重了,那么到了汉朝建立,到了汉惠帝那时候,把它减成十五分之一,而且汉文帝时期还曾经有12年的时间,免税,全国老百姓免税,不要了,12年的时间,为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免了12年,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进一步减轻民众的负担,汉景帝时候把这个税率由十五分之一,减成三十分之一,进一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老百姓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所以经济上做了很大的让步。同时在徭役上,尽量少使用老百姓,尽量少调发徭役。那么据说汉文帝汉景帝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怎么样,生活非常非常简朴,汉文帝穿的衣服据说非常朴素,没有什么穿金戴银,穿的都是粗布。汉文帝给自己造陵墓的时候,据说不用金银这些奢侈的东西,用的都是瓦器陶器,非常俭朴。汉文帝据说有一次他要造一个露台,那么当时让工匠给他测算一下,说造这个露台大概需要多大的成本,多少钱呢,那么工匠给他算了一下,大概要一百金,这一百金相当于什么价钱呢?相当于十个中产家庭的财产,那么当时皇帝的意思就是太贵了,算了。所以他们比较朴素,这样他是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那么这是在经济上,经济上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是最最重要的。
    同时,在其它方面,比如在法律上,法律上怎么样?把过去汉高祖时候就废除了秦朝的很多非常严,非常残酷,非常苛刻的一些刑罚,那么到了汉文帝时期,继续地废除,继续地减少。当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个事情是这样,在地方的藩国齐国有一个太仓令,管仓库的这么一个小官,这个小官叫淳于公,这个淳于公平常工作还是非常认真的,还是非常廉洁的。大概工作出现了什么失误,犯法了,那么犯法就得受到惩罚,按照原来的法律的惩罚可能是比较残酷的,这个淳于公呢,有五个女儿。这个淳于公,他犯了法被抓起来特,淳于公大概觉得自己这次是逃避不了惩罚了,惩罚可能比较严厉,所以可能是发了牢骚,怨气,对他的女儿说,我只能生女儿,不能生儿子,到关键的时刻呢,没人能够帮助我解忧排难。意思是我命苦,我不行,他就骂吧。这个骂实际上也是一种牢骚怨气,淳于公有一个小女儿叫缇萦,这个缇萦呢知道了父亲的这种困境,她想帮助父亲解决这个问题,帮助父亲来缓解这个困境,所以缇萦当时给皇帝写了一封信。那么信里大概是这样一些内容,说我父亲因为犯了法,我父亲平常是很廉洁的,工作是很认真的,但是可能工作出了失误,还是犯了法了,犯了法就要受到惩罚,可是这个法呀,它在处分犯人的时候,要么就是死罪,要么就是残酷的肉刑,这个残酷的肉刑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你把他给杀死了,或者你给他使用了一些严酷肉刑,给他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砍了他的胳膊或者砍了他的腿,他将来想改都改不了,想改过自新都没法改过自新了。所以缇萦的意思呢,就是说我缇萦甘愿自己到朝廷这儿来,当奴隶,给官家当奴隶来救恕我的父亲,能不能别我把的父亲处死,或者对我的父亲不要施于肉刑,让我的父亲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这件事引起了汉文帝的重视,汉文帝也感觉到当时的刑法还是比较严苛,还是比较苛刻,还是比较残忍,这种残忍这种苛刻不利于人的改过自新,而且不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所以汉文帝马上就下令,怎么样,把刑罚再进一步地加以整理,删除一些残酷的刑罚。那么,可能死刑的条件比原来怎么样,更严了,不像原来可能有些罪判死刑,那么有些按原来法律可以判死刑的,现在可以不判死刑的,那么死刑比过去更严了,而且取消了灭族的那些刑罚,就他一个人犯罪,你不要去灭他的家人,不要灭他的族,不要再搞灭族的残酷的刑罚了。在肉刑这方面,那么他也要求减少一些,缓和一些。比如说这个人犯罪了,原来应该打五百鞭子,那么汉文帝的意思说呢,进一步减少,五百鞭子改成三百鞭子,三百鞭子也够狠的,打完这个人之后,基本上这个人能不能活,很难说了,打得也相当厉害,但是起码比起五百鞭子应该说缓和多了。三百鞭子呢,改成二百鞭子,二百鞭子改成一百鞭子,进一步减少使这些刑罚进一步减缓,同时汉文帝还规定,打人呢,不要打别的地方,打屁股,屁股肉厚,就是尽量不要打得致他于死命,不要造成严重的后果,尽量不要把他打残了打死了,让他有个改过的机会。那么这种做法应该说对缓和社会矛盾是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的。这是第二,这是在法律方面。
    那么第三,在处理其他社会矛盾方面,那么汉朝的皇帝也采取了一些缓和的做法。比如说,当时一些地方的藩国,对中央的朝廷不恭敬,或者对中央的朝廷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那么汉文帝时候呢,对他们这种地方的这种对中央的不恭敬,汉文帝的态度是比较缓和的。比如当时的南越国,当时的南越国它是秦朝那个时候派到南方去的一些北方人,在那儿建立的。那么这个南越国汉高祖吕后时期,对南越国是相当不客气的,对它进行打押,对它进行封锁,对它态度非常非常不好,所以南越国是这样的,你越对我不好,我越跟你对抗,南越国是这么一种态度。汉文帝时期对南越国的态度就比较缓和,当时的国王是尉佗,尉佗在南越国称帝,称帝哪成,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你哪能在地方称帝,应该是兴兵讨伐你,应该用最严厉的手段来制裁你,但是汉文帝没有这样。那么汉文帝呢,他好像是什么,以德报怨,你不是在地方称帝吗,我不但不打你,汉文帝还把尉佗老家在他老家,因为尉佗是北方人,那么汉文帝,在北方在尉佗的老家来照顾了尉佗家族的人,大概给他在那儿盖了庙,让他们家族在那儿可以祭祀,同时对尉佗家族的人,对尉佗的弟弟,对尉佗其他家族都给予一定的照顾。这件事情使得在南越称帝的尉佗非常感动,觉得你看我在这儿称帝,我在这儿做了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是朝廷对我怎么样,并没有惩罚我,并没有说株连我们家的人,惩罚我们家的人,惩罚我们家族的人,反而对我们家族的人是这么一种态度,所以尉佗非常感动,最后主动取消了帝号,就说我不再称帝了,他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
    再有比如当时地方的藩王吴王,这个吴王刘濞,跟中央也有很多矛盾,刘濞一直图谋不轨,不过当时汉文帝时期他还不敢公开地反叛,但是跟中央之间已经有了隔阂。跟中央之间呢,磕磕碰碰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这个地方的藩王定期要到中央来朝见,那么地方吴王刘濞跟中央疙疙瘩瘩老有一些矛盾,所以他不来朝见。那么汉文帝当时对这件事什么态度呢?汉文帝这样,你不来朝见没关系,主动派人怎么样,赐给刘濞拐杖,就表示您是老者,您既然是老者,您可以不来上朝,表现出对刘濞的尊敬,所以使得刘濞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你不来上朝,你这也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你这不尊重朝廷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可是朝廷不但没惩罚你,反而尊敬你,所以刘濞起码从面子上他不能跟朝廷对抗,所以这种做法在一定的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吴国和刘濞的关系,缓和,不能根本解决,但是起码能够缓和,这是对待地方的藩国是这么一种态度。
    那么第四对匈奴,那么在对匈奴这个态度上,匈奴老是骚扰汉朝,虽然不是致命的吧,但也还是对汉朝有一定的威胁,那么应该说对待匈奴这个态度上呢,它也是体现出它的一种无为而治。那么无为而治并不是说不反抗匈奴,匈奴来骚扰,并不是说不打,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对匈奴也还反击,但是他的反击保持一定的限度,就是说把匈奴打跑就行了,不深入到匈奴的腹地,不继续往纵身发展,基本上就把他打跑,解除边患就可以了。甚至当时在匈奴问题上,还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什么事情呢?汉高祖刘邦死了,那么刘邦的夫人,皇后吕后,那么她当时是太后了,吕后在,这个匈奴王当时写了封信来羞辱吕后,侮辱吕后,信里说什么呢,?说我的妻子死了,没有了,你的丈夫没有了,我感到很寂寞,你也感到很寂寞。这个信对吕后,不光对吕后对汉朝是一种羞辱,当时吕后是勃然大怒,大努以后就召集群臣说匈奴敢羞辱我,当然她也不是羞辱我的问题,他是匈奴我们汉朝,怎么办?这个吕后意思是咱们是不是得打他,他敢羞辱我们。那么当时樊哙,汉代著名的将领汉高祖时期著名的将领,樊哙意思说给我十万大兵我去扫平匈奴,马上遭到其他大臣的反对,为什么呢?这个樊哙是匹夫之勇,他对汉朝的实力,应该说他凭一时的激愤,他对汉朝的实力不能说不认识,他知道汉朝的实力弱,他是凭当时一时的激愤说出这种话,实际上你真让他带十万大兵他也扫不平匈奴,实际上打不过。那么其他大臣呢,当时头脑比较清醒,提醒吕后,提醒吕后什么呢?说我们现在没有这个实力,来跟匈奴对抗,就是说汉高祖那个时候曾经跟匈奴打过,打的结果是什么呀?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来彻底打败匈奴,现在我们仍然没有这个匈奴,所以樊哙这个话不现实的,不切实际的,不能打。所以吕后经过大臣们的提醒,只好怎么样,给匈奴回了封信,可以说低声下气,那么信里就说,我年老体衰,不值得您垂顾我。实际上就是还是表示出自己比较弱,表示出自己不能跟匈奴相抗,羞辱我忍了,我等于咽下这口气了,没有办法,所以当时对匈奴是这样一种态度,那么这些就是无为。
    那么经过长时间的无为,无为的结果是什么呢?无为的结果是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开始发展,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开始有了生机,那么这个经济发展由汉朝初期的建立,到后来汉武帝,大概经历了多少年?大概经历了七十年左右,一直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汉朝的经济终于发展起来了,这个经济恢复了。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史书里有很多记载,国家的粮食更多了,粮仓全都满了,当时粮仓存了大量的粮食,有很多地方粮仓里粮食都腐烂了,国库里存了大量的钱,这个钱存了很多,以至于串钱的这个绳子怎么样,绳子都烂了,这个民间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很多人饭吃饱了,衣服也穿得比较华丽了,当时记载,出门有马骑了,骑马据说当时骑母马都被人看不起,骑牝马骑母马被人看不起,要骑公马出去,所以整个社会呢,生活慢慢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无为政治,所得到的这样一个结果,经济复苏了,经济恢复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