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父亲有难,身为人子,孩儿欲救父亲脱于险境,究竟何错之有?”曹彰此言让人卞氏无言以对,只是泪流不止。
多少也能明白卞氏身氏生为人母,目睹其子亲身犯险的感受。我四周一望,当看到曹府之上的两个灯笼,心中已是有了计较。我银枪飞枪脱手而出,显然把曹家的人都吓了大跳,未免众人过于吃惊,我拔地而起人,后发而至,先拔回了钉在曹家大门之上的银枪,跟着家被我有射落的灯笼抱在了怀中。
瞧着我行云流水的动作,曹彰非但没有像别的曹家人一样表现得惊怕,反而兴奋之极地大赞了一句,“赵将军,好俊的身手。”
我抱着灯笼向着卞氏行了一礼,说道:“适才子龙鲁莽,叫府中家眷受惊了,还请夫人见谅!”反应过来的卞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算是回答。我抱着人灯笼,走到了曹彰面前,淡笑道:“听小将军之意,似乎是希望和赵某一起前往宛地营救孟德?”“正有此意!”曹彰也不否认,直言不讳地说道。
“你可知什么我对荀攸、程昱两位先生提过的条件?”
“什么条件?”曹彰兴致勃勃地问道。“我要求同我一起所去之人,人人皆弓马娴熟,不论步战马战,皆能精通,即便被困于山野丛林之间,仍能奋起斗志,不屈不挠。”听过我的话,曹彰笑着回道:“这有何难?”说着向挥剑向着身后一指,身后众人皆“嗷”“嗷”直叫,却是有番气势。
“将军观我练之‘黄须营’如何?”曹彰志得意满地看着我,问道。我笑了笑,说道:“真正地的精锐之师,从来不靠说的,只是用做!如果我没有猜错,只怕你手下这些人还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吧?”听了我这番话,曹彰不禁闹了个大红脸,“也不跟你多说废话了,想要跟我起前往宛地,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我高举着我手中灯笼,摇了摇,道:“等会我将灯笼高高抛起,如果你手下皆能射中,我便许他带着你的‘黄须营’跟我一起齐往宛地。”说完,我直视着曹彰问道:“有没有问题?”“这有何难?”曹彰回答得甚是爽快地,却怕我反悔一般,又加了一句,“不过我们得事先说好,要是我们射中了,你可不准反悔!”
我淡淡一笑,道:“君子一言!”
曹彰楞了楞,连忙回了一句,“驷马难追!”我转头看向刚才还伤心不止的卞氏,心中琢磨着:这事无论如何,只怕还得经过她的同意。当下有些不好意思,说道:“子龙此举不知夫人同不同意?”卞氏哪里还有刚才伤心的样子,神色间变得有些木然,脸上却是如同罩了寒霜般,只淡淡回了一句,“就这样决定吧!要是我一心拦着彰儿不让他去,如果孟德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只怕会恨我这个当娘的一辈子。”说到此处,卞氏轻叹了口气,“说到底!这都是命,既然是命,就让上天决定吧!”
见得卞氏答应,我暗中深吸了口气,枪交左手,气贯右臂,高高地将手中灯笼举起。无数双看眼睛都紧锁住我手中的灯笼,人人凝神屏气。在灯笼抛起的瞬间,张弓搭箭,众人动作间整齐划一,几乎完全一致。顿时,“嗖”“嗖”之声不觉于耳,甚至有那的箭矢射破了灯笼,从我头上飞过……
我瞧得甚是真切,除了最后一去羽箭是箭贴着灯笼飞过,余者皆已射中灯笼。我笑了笑,从地上捡起了哪支没有射中灯笼的箭,向着曹彰晃了晃。不用说,曹彰也自然明白我的意思,曹彰回头指着那未射中灯笼之人,破口大骂道:“司马懿,你这个浑蛋,不好好地跟着他大哥司马朗舞文弄墨,偏偏跟着我行军打仗,早就说过你不是练武的料。今日你坏了我大事,看我回去不剥了你的皮?”
听完曹彰的话,我只觉脑中轰鸣作响。“司马懿?莫不成是那个活生生将那个传说中多智近妖的诸葛孔明,活生生给拖死的司马懿?”不过转念一想:“这人居然连个灯笼都射不中,比起电视中那个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司马仲达未免相差太多了吧?话又说回来,天下重名重姓的,只怕也不止一个……”
“将军息怒,子龙将军至少还没有说出最后结果哩!”司马懿小声说道。
(周末的时候,起点历史事类的网编找到我说这本书问题过多,建议我毙了这本《常山》,开本新书。其实不用说,自己也清楚,光是狗血的开头和错别字这两项的确有点汗颜。不过,仔细想想,一路走来,差不多快写了100万字了,而且这次自己写这本书的时候便铁了心告诉自己,绝不能太监,没了小JJ,我自己还是舍不得放弃《常山》一书的,毕竟费了自己将近两年心血,尽管事实如网编大大所言,一千多的收藏,四十万多的点击,的确有点寒酸。不过像我这样的业余作家,写书有人看,已经算是心满意足了。不管怎样,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大家在评论区里说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