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郭如玉到县长办公室找于长松。
郭如玉从来没有去过丈夫的办公室,也从来没有进过政府办公楼的门。并不是于长松不让她去,是她自己不去!她不想给人造成一个夫人干政的形象。她晓得老百姓是如何的痛恨那些狐假虎威的官太太,她不愿意遭人背后唾骂。虽说她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但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认得这位县长太太,他们都听说过当年于长松冒着政治风险讨了全县最漂亮的女子做老婆的故事。他们敬重郭如玉不摆夫人架子的美德,所以大家都要找机会认识她。这一天郭如玉到办公室找县长的举动引人注目,一时成为机关里的话题。
郭如玉的出现,同时也令于长松吃了一惊,于长松从她破例的举动猜想她一定有要紧事。
郭如玉见儿子这么看重一个烧香的事,不觉中也受了感染,把这事当大事来抓。她关上门,替丈夫沏好茶,打算和丈夫作一次深谈。
但没想到的是,丈夫并不认为这事有多么重要。
于长松漫不经心地说:我还以为向阳让你来说情,要我帮他承包工程、搞贷款哩,要是这种事啊,别说是你,就是天王老子来说情,我也办不到。
如玉说:那样的事我也不会来说了,你太小看我了。
这就对了,一个领导干部的老婆,要保护丈夫难,要害他容易。
你莫给我讲大道理,我懂。
好,好,你比我文化高。这件事嘛,刘铁给我打个电话不就行了,还要派个人专门来讲。
向阳说了,不是刘铁拿架子,刘铁是派他来探路的,好办呢,给办了,不好办呢,你也不会为难,今后照样好见面。
他把事情搞得太复杂了,我了解刘铁,我不是怪他。不过这事呢,有一点麻烦,你不晓得,正月初八,明年的头炷香就定下来了,市委关书记亲自打的招呼,要留给他的一个朋友。
可是,这省里的来头蛮大呢,怕不是关书记那样的来头呵。
那当然就看谁的来头大,我们做基层工作的,有一个原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那就是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既然刘铁认为是重要的政治任务,我就只有服从的份了。
那我就叫向阳回复刘铁他们,这事定下来了,叫他们放心。
问题倒是不大,要换主子,我还是和本寂商量一下,有人说我是管阳间事的县长,他是管阴间事的县长。他妈的,如今这世道,一个共产党的县长要看一个和尚的脸色。
唉,少发点牢骚,尊重一个和尚正好说明你有气量,有风度,礼贤下士。
于长松道:那倒也是啊,说得好,怎么能和一个和尚计较得失?
郭向阳兴高采烈地回省城了。第二天刘铁就给于县长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于长松就埋怨刘铁:刘处长你也是的呵,这事还用得着拐个那么大的弯吗?
刘铁说:实在不瞒你啊县长大人,这个头炷香的任务是一个不能出意外的政治任务,我这么一说你就该明白了,谢谢你啊。
于长松打算找市委关书记当面说说这个事,但电话打了几次,他都约不好。他便给书记的秘书说了,他可没有工夫在这等小事上多费神。秘书听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口气很硬地说:于县长,你这不是开玩笑吧?书记可是答应了人家的哩,这事不大,也不小,事关书记的面子和信誉呢。
于长松说:不就是烧个香敬个神么,什么面子呵信誉的,没那么严重吧?又不是书记自己要去烧那炷香。你给书记解释解释吧,后年的头炷香一定留给他,省里压下来的任务,我们也抵挡不住啊,请你们体谅基层的难处。
话说到这一层,别说是一个秘书,就是书记本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事就算是彻底拿下来了。
事成之日,刘铁和心宜专门请了郭向阳一次。令向阳想不到的是:他们两人对他办下的这件事给予了高度赞扬。
三杯洋酒下肚,刘铁就放松了,一手搂着向阳的肩膀:兄弟啊,你这次可是办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重要性是你想象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