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秦有着刻骨国仇家恨的项羽,在斩杀了因畏秦而徘徊四十余日的宋义、北上救赵成功前后(此役赵军也展现了一向的强悍风格,在被名将章邯数十万大军围攻,列国救兵因畏秦而长期观望的严峻形势下,竟然苦撑了数月之久),与赵军等也与秦有切齿深仇的列国复国军队一起,对数十万秦降卒进行了报复式的野蛮活埋。由于项羽也同样过度残暴,遂导致他的天下跟秦一样,也没支持几年。真正建立长远功业的,反而是当时还比较弱小的刘邦一系。由于刘邦、韩信都是楚人,也由于要缓和矛盾,垓下之战后项氏宗亲长老并没有受到难为,而且还有好几人被封侯。但是作为妥协,项式主要人物都被赐姓刘。
由于秦汉之际的几乎所有重要人物,如陈胜、吴广、新楚怀王(即义帝)、项羽、刘邦、项梁、项伯、范增、吕公、吕后、萧何、韩信、陈平、英布、曹参、樊哙、周勃……等等,除了张良一人是韩国人外,全部都是楚人,遂导致汉朝一度呈现出非常浓重的楚文化气息。如刘邦自认“赤帝子”,汉朝尚火,崇赤,汉室典仪几乎完全照搬楚国典仪,汉武帝发倾国精锐进攻匈奴时,祭请大神东皇太一(原始太阳神)保佑等。中国文学上史上的汉赋,也与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楚骚,以及以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为代表的楚歌等,有很明显的继承关系。另外,汉朝也部分继承了楚人尚武任侠、知耻后勇、钟情开疆拓土的势头,与匈奴搏斗一百多年,打出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气概,史称“强汉”。当今人们说的“汉子”、“男子汉”,就是来自于此。因此,汉朝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象是楚文化的一次“借尸还魂”,验证了楚庄王等人长期坚持疆域原则、人口原则的正确性。
但是,汉朝决不仅仅是楚文化的简单继承。首先,楚国在战国后期虽然是无可争辩的地大人多,但三晋若合起来算,其人口还是要高过楚国一些的。如此巨大的人口,当然会对中华血脉的后世传承有深远意义。其次,战国后期综合实力最强的的,一般认为是秦楚齐三国,这些实力自然也会不可避免地对汉朝这个继任者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汉朝的基本政治制度,总的来讲,就根本上还是继承秦朝的典章制度。刘邦之所以能建立汉朝,也是因为首先攻占、并认真经营了具有“形胜”的秦国原始地盘。这是因为,如果把地形地势、面积、物产丰饶程度、民风等因素综合来看,关中八百里秦川在冷兵器时代,对于争衡天下来说,几乎是全中国最为优越的地理位置。而齐鲁一带向来是中华古文化、古礼仪最为灿烂的地区之一,汉朝最终尊崇的国学是儒学,也显示了齐鲁文化的最终浸润力。因此,用简单的话来说,汉朝很象是主要由楚人领导,建立根基于秦地,融合三晋人口基础,并以齐鲁文化为主要精神灵魂的妥协式、融合式朝代。无论是秦人奠定的统一基础,还是六国无数英才的慷慨悲壮,都是“汉”这个民族得以最终形成的共同光辉源泉。
三.儒学及世界三大古宗教背景知识
(一)书名的由来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取书名《万王之王》,并不是说男主角昭元就是各王者中最强的。楚庄王虽然有这么多的故事和传说,但是别的英雄如果罗列开来,其实也都很多、都很光彩。之所以选“万王之王”四个字,主要是指中的楚庄王,除了在军政上有影响之外,还对儒学以及世界三大古宗教和诸古文化的起源,都有重大影响,因而对后世各方面的影响都非常大。为了让读者在看到书中某些人名时能会心一笑,有必要对这些文化现象作一些简要介绍。
(二)东方文化之本:儒学和大祭师简介
儒学是中华之魂,是中华精神的最明显的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儒学,主要指先秦时期的儒学,绝对不是指后来那种被阉割和扭曲过的儒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孔子曾明言希望学生们能“六艺”俱全,明显是要学生们德、智、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风度素养全面发展,可后世那些一口咬定自己是儒生的猪头们,究竟有几个能“礼、乐、射、御、书、数”都懂?早期儒学刚健开放的本质,在后世那些只知死钻书本的文弱书生身上,究竟有几分影子?
儒学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在理解这个原则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先贤说的这个“中”不是指什么都不争上游,而是指相对于“过分”和“不及”来说,“中”才是最值得追求的正道。这里的“庸”字也不是指平庸或庸俗,而是指要用平常心、持久心来坚持“中”字所蕴涵的原则。九头鸟问大家:相对于过和不及来说,这个中字哪里不对了?哪里不好了?这中庸之道四个字,究竟哪里不对了?哪里不好了?莫非其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料到后人特别喜欢以庸俗式的思维去理解自己?莫非就是没有料到,后世有这么多歪嘴和尚?
在《万王之王》中,中庸之道的深层道理,将是被卧眉山大祭师授予男主角的第一个思维方式,由此而生的高远眼光更是一切其他后来思想的根本基础。中庸之道的最高境界,就是神学外衣掩藏下的大祭师思维方式,也就是如何看高、如何看远、如何看正的思维方式。正如该大祭师(嘿嘿,你们看了就知道,这位大祭师可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在高中语文书中的古文内)所说的那样,男主角在卧眉山中所经历的,是他一生中最重大的转变,因为他在这转变中被彻底重塑了灵魂。
这里提到的大祭师,虽然脱胎于普通祭师,但并不是单纯的巫师、法师或祭师。简单的说,他们之间最重大的区别,就在于大祭师是以开化民智为己任,而普通巫师、法师或祭师却是以愚民为潜规则的。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领导者对跟随者总容易有一种本能的“安全距离感”。如果跟随者的智慧和眼光跟自己差得太远,那么领导者就会本能地想开化民智,想把他们跟自己拉近一点,让自己能有所共鸣,不至于生活得如同面临无边无际也无人的旷野。但如果跟随者的智慧眼光跟自己太近,那么领导者的神秘和权威将不再那么令人崇拜,自然会导致其有一种危机感。如果领导者无法或不愿通过提升自己来重新拉至安全距离,那么最简便的方式,自然莫过于愚民。这些在书中会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同时,本书也将以大祭师的心理角度,描述神是怎样由人一步步创造的。
源于远古时代的大祭师传说,虽然离我们已有数千年之遥,但其对后世的影响依然很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想过没有,大家毕业时穿的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等等,是不是很象祭祀用的法衣?没错,这其实就是对远古时代,人们从大祭师那里获取知识的纪念。大家再想一想,美国的大法官袍,以及中国正在采用的法官袍,是不是也很象祭祀用的法衣?这自然是对远古时代,人们从大祭师那里获取公正的纪念。
(三)天竺文化之根:佛教和印度教简介
下面介绍佛教。佛教是源于古天竺的一种修行思想,一般认为其历史上的主要创始人为释迦牟尼。根据对阿育王石柱等的考古发现,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尼泊尔境内一个古代小国的王子。此事本来是很清楚的,但在佛经(大乘佛经)中,无数佛和菩萨“倒驾慈航”“互为师徒”的事件,常常会把这本来似乎很简单的起源,弄得复杂无比。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存在于普通民众间的佛教崇拜,已经是一种被扭曲程度相当大的思想崇拜了。许多佛教的大学者,几乎总是喋喋不休地强调,佛学其实不但不是宗教,而且还是一种无神论;佛也并不是神,不要把佛当神来崇拜。佛经中更是开宗明义,直言“佛祖本是人”、“佛也有佛灭”等思想。可现实中的大众佛教崇拜,却还是无可争议地以拜神为主导内容。佛教创始诸人若是看到现在的这个样子,不知会有何种感想?
佛教中为中国普通大众所熟悉的人物,有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燃灯古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王等等。其中,大众中对如来佛的称呼有严重差失,因为在佛教中“如来”其实是“佛”的同义词,如释迦牟尼佛也叫释迦牟尼如来,观世音菩萨在倒驾慈航前也是佛,其称号为“正法明心如来”等等。
当今世界的佛教,主要分为大乘和小乘。小乘佛教一般是指当初由释迦牟尼直接创立的佛学,其主要特点是强调自己修行,脱离轮回之苦。小乘佛教的最高修行境界为“罗汉”,也只认释迦牟尼一人为根本上师,也就是说,只尊释迦牟尼一人。大乘佛教主要是指后来佛学吸收了许多其他传说中的神之后,变成了一种同时尊奉很多佛、有些类似多神教的思想体系。其主要特点,是除了要度自己脱离轮回之苦外,还要度大众脱离轮回;在尊奉诸佛中,尤其重视尊奉阿弥陀佛,以及他的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大乘佛教中,此三“神”被尊为“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许多学者认为,他其实是人类远古时代太阳崇拜的另类表现。相传阿弥陀佛成佛前是一位“转轮圣王”,有一千个儿子,而且其中有四个儿子分别成了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四位大菩萨。阿弥陀佛是佛教中一个很奇特的佛,因为其成佛时的大愿与其他诸佛相比,有本质的不同。大乘佛教中一向强调“佛佛平等”,但是偏偏阿弥陀佛成佛二十四愿(一说有四十八愿)中,却有好几个大愿是超越其他佛的。比如“我作佛时,必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智慧勇猛……光明焰照无极……所居自然七宝,极其软好……都胜诸佛国,若不得如此,我不做佛”(出自《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檀过度人道)经》译本),“必使我光明胜于日月、诸佛百亿万倍,若不得如此,我不作佛”,“必使我洞视(天眼通)、彻听(天耳通)、飞行(天足通),十倍于诸佛”,“必使我智慧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以及“有人民来生我国中者,不一色类金者,我不作佛”等等。由于他的根本大愿本来就是要超越其他一切佛,因此他被很多佛学家尊为“大愿王”。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一起,构成了横三世佛。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药师佛的左右胁侍,一般认为是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但在藏传佛教的有些支派中,则认为应是地藏王菩萨和大吉祥天女菩萨。其中,阿弥陀佛是理想世界的教主,该理想世界被称为“极乐世界”,或称“极乐净土”。释迦牟尼佛则是我们这个俗世“娑婆世界”中的教主。药师佛为“药师佛净土世界”的教主。
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每一个佛都是一个世界的教主;一切佛的目的,都是要把自己这个世界的人,度化到极乐世界中去“往生”。而去极乐世界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念佛”,也就是诚心诚意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或是背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由于大乘佛教净土诸宗在中国影响非常大,导致中国僧人已经把“阿弥陀佛”四个字,当成了彼此之间的问候语。
观世音菩萨本是阿弥陀佛的儿子,但在中土千百年的流传中,竟然变成了一位大美女的形象。自从其女像崇拜出现后,中国历朝历代中,她的女像总是被用最符合当时中国人审美观的方式来塑造。中国人,特别是妇女,对观世音菩萨厚爱之下,甚至还给她安上了一个中国起源。按照《汝州志》的说法,观世音菩萨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后来舍弃手眼为药以救父,从而得道。既然观世音菩萨是楚庄王的女儿,那么楚庄王自然就是阿弥陀佛了。这就是本书中,佛学这一部分的基本出发点。
佛教虽然主要是为了反印度教的“生有贵贱”思想而提出的,提倡“众生平等”,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其是主要脱胎于印度教的事实。直到今日,普通人依然很难分辨印度教神像和佛教诸像,可见二者相似的程度。在本书中,也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佛教是如何得以从印度教中脱胎和发展的。因此,了解一些印度教的知识,对于更好地理解书中印度各种姓间的明争暗斗,可能会有一些好处。
印度教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创立的一种宗教,其主要特点是以创世神的头、手、腿、脚为喻,引申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四大种姓。印度教的神灵,最大的是三位一体的三位主神,也即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和毁灭之神湿婆。
梵天也就是许多人听说过的“四面佛”,他主司创造。传说中梵天不但创造了世界,而且还创造了自己的妻子,即象征纯洁和智慧的辩才天女,并孜孜不倦地追求她。毗湿奴主司保护,其妻子为象征吉祥、财富和美惠的吉祥天女。在印度教的传说中,毗湿奴曾多次化身来到我们的世界,而且其中有一次是“化身为佛陀(即释迦牟尼佛),引导恶人弃绝种姓,引导他们自行毁灭”。因此,传统上印度教徒对佛教徒一直非常歧视。湿婆是印度人眼中的毁灭大神,由于印度人认为毁灭是再生的起点,毁灭具有重整混乱的能力,因此有些印度人认为,湿婆的本事比梵天和毗湿奴还要大。由于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是丰收和生育之神,因此也有人认为湿婆也“兼管”一些丰收和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