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贤不是艺人,也没有从事过艺术工作,然而他从小就喜欢戏剧曲艺,酷爱粤剧和广东音乐。当然,这当中离不开“第五夫人”陈琼的熏染并得益于她的影响和“训练”。
何贤与陈琼结为夫妻后,因为陈琼的粤曲唱得字正腔圆,缠绵宛转,几乎达到了专业水准,故常常于春江花月之夜,伴着朗朗清风,在花园、阳台为“贤哥”高唱一曲,有时兴致所至,两人还常常你应我和地对唱开来……
陈琼虽不是职业演员,却可谓澳门一位资深唱家,她的粤曲唱得好听也是公认的。陈琼曾道,她学唱粤曲虽未正经八百地拜过任何人为师,但亦有许多名家指点过。
她唱曲的心得,总结起来,“基本功是最重要的”,起码的要求是板稳、吐字清晰、运腔圆滑、收放自如等方面。
书画家邓芬(徐柳仙唱的“梦觉红楼”的撰曲者)对陈琼演唱的“梁山伯归天”中的唱段,都提过他的意见。
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名门太太有如此大的冲劲和痴迷去钻研粤曲艺术呢?
陈琼说,是她的丈夫何贤平生最喜爱粤曲所致。换句话说,是陈琼对“贤哥”投其所好了。
何贤关注并参与了相当多的演艺活动,他不但组织过澳门著名的濠镜音乐会,而且组建了不少剧团,经常搞演出。
平时一回到家里,何贤就打开留声机听粤曲。而陈琼,就是为了丈夫的喜爱和参加演出活动的声誉,才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尽力将自己的这项特长,发挥到最佳效果,最棒水平,以不辜负何贤的期望。
一般人出台表演的首次经验,大概都是在一些较小规模或较不正规的演出场合吧?但是,陈琼的首次演出,却是在广州的海珠戏院(今称人民戏院)!
日后回忆起来,陈琼在百感交集中,流露出羞羞的怯意……噢,如梦如烟的往事,好似就发生在昨天,观众热烈的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那是1961年,丈夫何贤带领濠镜音乐会回国内交流,陈琼第一次登台,心情有点紧张。
何贤便安慰她说:“第一站去石岐,唱过之后才去广州,应当没有问题,不要怕呀!”
哪料到,当时的广州市市长曾生,却要求第一场在广州演出!
陈琼更为紧张,几天下来竟瘦了三磅!事实上,第一场招待的是地方首长、文艺界和戏剧界的同行,名伶马师曾等都是座上客,陈琼之心理压力当真不小,能轻松么?
不过,陈琼确实具有极坚实的功底,加上同台演出的演员也都是颇具分量的名伶,陈琼的临场表现丝毫不差。那一晚,她的平喉独唱《贾宝玉夜祭芙蓉神》,赢得了全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那次巡回演出,奠定了她在澳门曲艺界的地位。也因夫人所长,也因情有独钟的何贤,对影剧艺人、名伶歌手们有一份情深如海般的关怀与体贴,跟他们一班人马接触起来更为平易亲切,其乐融融。
三十多年来,举凡来澳门演出的剧团、乐团、曲艺团、杂技团等,以及到澳门访问的红伶们,何贤都会亲自出面接待。其间有碰到困难的,比如上座率低,入不敷出;或囊中羞涩,脚钱短缺;或有天灾疾病,飞来横祸……何贤必定伸出救援之手,为替大家排忧解难,有时就自己倾囊相助,反正务求使艺人们心情舒畅,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何贤每每到香港,抑或来广州,只要是能腾出时间,他都会去看望这些粤剧艺人。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不便来回跑腿,就索性设席于酒店宾馆,邀约上一些相熟的艺人们来此聚会,把酒言欢,畅叙一番从艺之甘苦,人人欢颜笑语,落泪中也有着知己互相倾心的痛快。
如此,省港澳的粤剧艺人们,都称何贤君是“小孟尝”,还称陈琼作“三姑娘”。
何贤夫妇成了艺人们的知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