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缙云完婚回来,我又把第二卷40万字修改誊清,于1977年暑假期间托一个在清河农场劳改的美国人丹尼尔·凯莱的夫人带到北京,送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
1978年底,我的原单位国家语委派人来给我第一次落实政策,口头宣布我为错划右派,恢复原工资级别,但却没给我看书面材料,并以“单位紧缩”为由,不给我分配工作,却要求劳改农场“妥善安置”,为此焦大炮跟他们吵了起来。焦大炮说:“人是你们错划的,也是你们送来劳改的。我们是执行单位,没有责任和义务给你们擦屁股。吴越在这里,只能当电工,拿三十二块钱!”
来人无可奈何,答应回去以后向领导反映,当天就走了。
没过几天,赵植林也接到通知,回到原单位宣布平反,并安置了工作。我虽然先他而平反,但我的安置工作则搁浅了。
我心想:只要我的校旱能够出版,哪怕果真留在劳改农场,至少能够给我安排一个文化方面的工作,不至于还当没有电工本子的电工。为此我到队部去请事假,焦大炮也很支持,还嘱我得不到结果就住在招待所,不要回来。
我第一次到国家语委去“上访”,一面天天到“落实政策办公室”去扯皮,一面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去询问稿子处理的情况。
接待我的是中青社的一为老编辑黄伊同志。他告诉我,稿子在他们手上并没有耽搁,已经有五位编辑看了稿子,但是看法各不相同:两位编辑看了说可以出版,两位编辑说在大陆不能出版,第五位编辑是李荣胜,一者他也吃不准,二者他正要调到中国青年报去,为避免“举足轻重”,他不表态,没写出审读意见。为此,稿子才由黄伊同志主动要过来,成为第六位审读者。他说:他看了稿子,基本上主张接受出版,但是他也说:他职卑言微,无权拍板,为了争取多数赞成票,已经把稿子送请基本上主张出版的编辑去审读了,要我耐心再等待一段时间。
黄伊同志对待未成名的业余作者非常热情而诚恳,才第一次见面,就让我拿了条子到和平宾馆找白桦要话剧《今夜星光灿烂》的票子,进入阔别二十三的剧场,看了一场精彩的话剧。
我的“上访”并没有结果。原单位强调没有具体政策,加上单位紧缩,没有编制,要我再等一等。我离开北京之前,坐在招待所里给中青社的编辑写了一封长达两万字的信,干脆把话都挑明了。我说明这部稿子的创作经过以及自己的身份,并附了一份用英文写的自传。出版与否,成败在此一举了。